[发明专利]一种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9486.3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黎华明;刘备;阳梅;刘益江;陈红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H01G11/32;H01G11/86 |
代理公司: | 11394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楼<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碳 氯乙基 制备 共掺杂 纳米片 硼酸 胺基 超级电容器电极 纳米片材料 胺盐酸盐 倍率性能 氮气保护 硼酸反应 循环寿命 电容 碱液 热解 成功 | ||
1.一种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它是通过包括以下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首先将二(2-氯乙基)胺盐酸盐和碱反应获得二(2-氯乙基)胺,然后将二(2-氯乙基)胺与硼酸反应获得二(2-氯乙基)胺基硼酸,再将二(2-氯乙基)胺基硼酸进行碳化,获得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
其中: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1000m2g-1至2500m2g-1的BET比表面积;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20-100nm的平均厚度;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2.0%至6.0%的B含量;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2.0%至4.0%的N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1200m2g-1至2300m2g-1的BET比表面积;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25-80nm的平均厚度;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3.0%至5.5%的B含量;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2.5%至3.5%的N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1500m2g-1至2000m2g-1的BET比表面积;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30-60nm的平均厚度;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3.6%至5.0%的B含量;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具有2.6%至3.0%的N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用作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大于260F g-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用作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大于280F g-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用作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大于320F g-1。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二(2-氯乙基)胺:将二(2-氯乙基)胺盐酸盐和碱混合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搅拌1-5h,静置0.2-6h后分层,将下层淡黄色粘稠的液体分离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二(2-氯乙基)胺;
(2)制备二(2-氯乙基)胺基硼酸:将步骤(1)获得的二(2-氯乙基)胺与硼酸混合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50-90℃下油浴1-5h,反应完毕后,加入体积分数大于90%乙醇,趁热倒出,自然冷却,析出结晶,得到二(2-氯乙基)胺基硼酸;
(3)碳化:将步骤(2)得到的二(2-氯乙基)胺基硼酸置于碳化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碳化温度进行碳化;碳化后的材料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将产物干燥至恒重,获得B,N共掺杂的多孔碳纳米片;
其中:步骤(1)中二(2-氯乙基)胺盐酸盐和碱质量比为1:1-6;所述碱为NaOH或KOH;步骤(2)中二(2-氯乙基)胺和硼酸质量比为1:1-8;所述有机溶剂为DMF或DMSO;步骤(3)中升温的速率为1~10℃min-1;所述碳化炉为高温管式炉,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94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