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式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8965.3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永吉翔伍;渡边信也;斋藤安久;齐藤仁;平山心祐;泽村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11/06 | 分类号: | H01G11/06;H01G11/12;H01G11/72;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式 电源 装置 | ||
1.一种蓄电式电源装置,其并联连接有从第1个到第n个的多个蓄电装置,其中,n为6以上的整数,所述蓄电式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正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其从自己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将所述第1个至所述第n个蓄电装置的各正极端子顺次连接;以及
负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其从自己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将所述第1个至所述第n个蓄电装置的各负极端子顺次连接,
所述正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在从所述第1个蓄电装置侧的端部分离开与从所述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的电阻值的20%至30%的范围的电阻值相当的长度的位置设定有正极侧外部连接部,
所述负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在从所述第n个蓄电装置侧的端部分离开与从所述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的电阻值的20%至30%的范围的电阻值相当的长度的位置设定有负极侧外部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式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正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具有:正极连接导体部,其连接多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各正极端子;以及正极侧外部连接导体部,其与所述正极连接导体部以规定间隔并行设置,且在所述正极连接导体部的与所述正极侧外部连接部对应的部位与所述正极连接导体部连接,
所述负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具有:负极连接导体部,其连接多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各负极端子;以及负极侧外部连接导体部,其与所述负极连接导体部以规定间隔并行设置,且在所述负极连接导体部的与所述负极侧外部连接部对应的部位与所述负极连接导体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式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为锂离子电容器或该锂离子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式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为二次电池或该二次电池的串联连接体。
5.一种蓄电式电源装置,其并联连接有从第1个到第n个的多个蓄电装置,其中,n为6以上的整数,所述蓄电式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正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其沿着多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并联方向延伸,且从自己的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将所述第1个至所述第n个蓄电装置的各正极端子顺次连接;以及
负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其沿着所述并联方向延伸,且从其一方的端部到另一方的端部将所述第1个至所述第n个蓄电装置的各负极端子顺次连接,
所述正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在从所述第1个蓄电装置侧的端部以自己的长边方向的全长的20%至30%的范围分离开的位置设定有正极侧外部连接部,
所述负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在从所述第n个蓄电装置侧的端部以自己的长边方向的全长的20%至30%的范围分离开的位置设定有负极侧外部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式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正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具有:正极连接导体部,其连接多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各正极端子;以及正极侧外部连接导体部,其与所述正极连接导体部以规定间隔并行设置,且在所述正极连接导体部的与所述正极侧外部连接部对应的部位与所述正极连接导体部连接,
所述负极侧并联连接导体具有:负极连接导体部,其连接多个所述蓄电装置的各负极端子;以及负极侧外部连接导体部,其与所述负极连接导体部以规定间隔并行设置,且在所述负极连接导体部的与所述负极侧外部连接部对应的部位与所述负极连接导体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蓄电式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为锂离子电容器或该锂离子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蓄电式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为二次电池或该二次电池的串联连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89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