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制备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8532.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罗能能;景阳;韩凯;韦悦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53 | 分类号: | C04B35/453;C04B35/622;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制备 电导率 氧化锌 陶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制备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的方法,以氧化锌粉体为原料,以有机酸溶液或醋酸锌溶液为溶剂,然后进行研磨造粒、超低温烧结、惰性气氛热处理制得氧化锌陶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氧化锌陶瓷致密化温度远低于传统烧结法,制得的氧化锌陶瓷的致密度可达99.0%以上,晶粒尺寸可控制在2μm以下,电导率可达到1.5S/cm以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小,绿色环保,具有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温制备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半导性金属氧化物,具有较宽的能隙带(3.37eV)和较大的激发结合能(60meV)等优异性能,在透明导电薄膜、气体传感器和压敏电阻等方面有大量的应用。氧化锌陶瓷一般通过粉体压力成型、高温烧结的工艺获得。该类方法从制备工艺角度看较为简单,但是对制备高质量陶瓷材料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传统烧结方法中,氧化锌陶瓷材料一般需要高于1000℃的温度进行烧结,消耗大量能源;另一方面,这类高温烧结方法制备的陶瓷一般晶粒尺寸较大,导致陶瓷的导电性能不佳。因此,如何在低温下制备氧化锌陶瓷,且通过控制晶粒尺寸等微结构获得高的电导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近,Randall等人报道了一种新的陶瓷烧结技术,可以在超低温度制备高致密度的陶瓷,被称为冷烧结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多种陶瓷或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技术可以将陶瓷的致密化温度降低到300℃以下,同时保证其致密度达到90%以上。冷烧结的反应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步:溶解—沉淀。首先,颗粒完全或部分溶解于液相中;其次,温度升高及溶剂蒸发使液相达到过饱和状态,逐渐生成沉淀而在颗粒之间沉积下来,然后通过压力完成材料的固化和致密化。然而,在冷烧结过程中,由于颗粒在液相中存在不一致溶解的情况,往往会形成中间相或非晶相,严重影响陶瓷的电导率;此外,由于低温时存在数量较多的晶界,使得肖特基势垒阻碍电子通过,导致陶瓷的电导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温制备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的方法,制得的氧化锌陶瓷具有高致密度和高电导率的优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超低温制备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的方法,经超低温烧结后进行惰性气氛热处理。
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氧化锌粉体为原料,加入有机酸溶液或醋酸锌溶液作为溶剂充分混合,研磨至湿润度适中的颗粒;
S2.将步骤S1制得的颗粒装入模具,模具压力为150~500MPa,将模具从室温升温至120~300℃,保温0.5~4h,制得氧化锌陶瓷样品;
S3.将步骤S2制得的氧化锌陶瓷样品放入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从室温升温至300~800℃,保温1~10h,制得高电导率氧化锌陶瓷。
优选地,所述氧化锌粉体和有机酸溶液的质量比为3:1~7:1;所述氧化锌粉体和醋酸锌溶液的质量比为3:1~7:1;所述有机酸溶液的浓度为0.5~3mol/L,醋酸锌溶液的浓度为0.5~2mol/L。
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醋酸或柠檬酸。
优选地,所述步骤S2的升温速率为1~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S3的升温速率为2~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氧化锌陶瓷的致密化温度远低于传统烧结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85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