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7114.7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重;孟唯;郑鹏;李云;雷惠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L17/00;C08K13/02;C08K3/22;C08K5/20;C08K3/04;C08K5/18;C08K5/41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橡胶 减磨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其特征在于,有以下以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天然橡胶NR 67份,顺丁橡胶BR 33份,再生橡胶60~12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1.5份,分散剂SDS 2份,氧化铁红6份,58#半精炼石蜡1.5份,EBS 4份,防老剂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N‑苯基‑1‑萘胺(防老剂A)1.5份,炭黑N330 20~90份,炭黑N220 20~90份,促进剂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CZ1份),硫黄2份。本发明的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易于与金属粘接,其力学性能很好,尤其是耐磨性能佳,耐温性、抗老化性能好,延长了制品的使用寿命,其原料价廉易得,节约生产成本,可以在节约能源等方面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减磨垫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材料中,天然橡胶(NR)的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强度都比较高。天然橡胶的优点可概括为:综合机械性能好,耐曲挠疲劳性能佳。动态滞后损失小,它的气密性、防水性、电绝缘性和隔热性及耐寒性也很好。顺丁橡胶(BR)回弹性好,是通用橡胶中弹性最好的一种;由于BR的结构特点,使得它的Tg特别低,所以BR的耐寒性好;耐磨性和抗屈挠性优异;滞后损失小,生热低。再生橡胶是以橡胶制品生产中已硫化的边角废料为原料加工成的、有一定可塑度、能重新使用的橡胶,其价廉易得,能部分地代替生胶用于橡胶制品,以节约生胶及炭黑,也有利于改善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三者橡胶的结合胶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耐磨性能,并且能大大的节约生产成本。
耐磨性能是橡胶制品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橡胶制品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可以在节约能源等方面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磨耗性能,生胶体系,硫化体系,补强体系,防老体系很重要。传统的橡胶减磨垫中多采用单一胶种为主体橡胶,配合常规助剂和炭黑制成混炼胶,在满足一方面的性能同时,其他方面的性能较差且成本较高。普通减磨垫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磨损,疲劳损耗和老化等,所以市场上现有的减磨垫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对于减磨垫这一产品来说,即使结构相同,但其橡胶配方不同,制作工艺不同,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也是不同的。因此,具有高耐磨的橡胶减磨垫的研究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用基体橡胶为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和再生橡胶的结合胶,本发明将结合胶与其他良好的助剂配合,使其在145℃硫化后,在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同时耐磨性能更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述减磨垫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天然橡胶NR 67份,顺丁橡胶BR 33份,再生橡胶60~120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1.5份,分散剂SDS 2份,氧化铁红6份,58#半精炼石蜡1.5份,酰胺类爽滑剂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4份,防老剂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10NA)1.5份,防老剂N-苯基-1-萘胺(防老剂A)1.5份,炭黑N330 20~90份,炭黑N220 20~90份,促进剂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CZ)1份,硫黄2份。
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述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用的生胶中含有再生橡胶。
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述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用原料中含有氧化铁红。
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述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用分散剂为分散剂SDS。
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述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用的增塑剂为58#半精炼石蜡。
所述的一种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述高耐磨橡胶减磨垫所用的酰胺类爽滑剂为N,N'-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阻燃塑料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漂气象气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