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7098.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章强;潘宇骏;钱庆;程文播;杨任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G01N3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化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具有底座、加样座、传动机构、温控孵育模块和光学检测模块;底座为凹字形结构,中央设有前后贯通的下凹槽,下凹槽中设有传动机构,用于自动推动试剂片,底座上设有轨道盖,该轨道盖的轨道与下凹槽平行对应,轨道上卡合有推块,用于手动推动试剂片,轨道一端顺次设有加样座、温控孵育模块和光学检测模块;本案涉及的检测装置可用于对临床血液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例如葡萄糖、肌酐、谷丙转氨酶、尿毒素等,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稳定性好,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验分析中,利用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进行临床分析检验,可以快速得到多个临床检验项目的结果,是医生进行诊断的最准确、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进行临床检验分析中,目前最常采用的湿式化学分析法,它使用了被称为溶液化学的方法。通常,采用湿式化学分析法的仪器是以朗伯-比尔定律的比色法为基础。这种检测方法需要通过以下步骤:血液抽血、离心、配置试剂溶液、光电检测。此类检测方法的缺点是:试剂需以液体方式保存,检测时需进行准备工作,需要对全血进行离心得到血清,整个检测需要时间较长。
干化学又称为固相化学,采用多层薄膜的固相试剂技术,只要把液体样品直接加到已固化为特殊结构的试剂载体,即干式化的试剂中,以样品中的水为溶剂,将固化在载体上的试剂溶解后,再与样品中的待测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分析测定,根据Kubelka-Munk理论,可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干式化学分析法是相对于湿化学分析法而言的,是指将液体检测样品直接加到为不同项目特定生产的商业化的干燥试剂条上,以被测样品的水分作为溶剂引起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它采用反射光度法或差示电极法作为测量手段,主要具备以下特点:准确度高、速度快,一般在3-4min内即可做出检验结果;操作简便,不需要日常校正;无须贮备任何其它试剂或配制任何溶液;标本无须预处理,多层膜具有选择性过滤的功能,从而减少测定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影响;标本用量少,反应时的水分由标本中的液体成分供应,提高测定灵敏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多通道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批量生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可用于对临床血液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例如葡萄糖、肌酐、谷丙转氨酶、尿毒素、总胆红素、甘油三酯、乳酸、氨、总胆固醇、尿酸、白蛋白、总蛋白等,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检测效率高,稳定性好,使用便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干式化学检测装置,具有底座、加样座、传动机构、温控孵育模块和光学检测模块;
所述底座为凹字形结构,中央设有前后贯通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中设有传动机构,用于自动推动试剂片;所述底座上设有轨道盖,该轨道盖的轨道与下凹槽平行对应;所述轨道上卡合有推块,用于手动推动试剂片;所述轨道一端顺次设有加样座、温控孵育模块和光学检测模块;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上齿条和下齿条;所述上齿条和下齿条的齿向相反,分别与齿轮耦合;所述上齿条连接有推杆,该推杆沿定位销转动,用于推动试剂片前进。
优选的是,所述加样座架设于轨道上方,用于固定移液枪以向试剂片滴加样本液体。
优选的是,所述温控孵育模块包括孵育仓和弹簧块;所述孵育仓设置于下凹槽中,用于容纳试剂片;所述弹簧块位于孵育仓上方,用于将试剂片向下推入孵育仓中以及对孵育仓进行保温隔热。
优选的是,所述孵育仓的两侧安装有帕尔贴,以维持孵育仓温度在37±1℃;所述孵育仓最多同时容纳5个试剂片。
优选的是,所述光学检测模块的镜头开设于下凹槽底部,并在镜头上方设有遮光盖,用于遮挡杂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