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管式微热的污泥脱水脱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5781.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徽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推送器 内管 污泥脱水 热脱水 脱轻 外管 结焦 常规加热方式 污泥处理技术 热能利用率 输出轴连接 局部过热 热媒出口 热媒进口 轴承连接 热效率 出料口 出气口 减速机 进料口 可调节 温度场 溢出 堵塞 外部 安全 | ||
一种基于管式微热的污泥脱水脱轻工艺,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管式微热脱水器由内管、外管、螺旋推送器、进料口、出料口、热媒进口、热媒出口和水出气口构成;内管的内部设有螺旋推送器,螺旋推送器的一端与设置于管式微热脱水器外侧的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螺旋推送器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管式微热脱水器内端的轴承连接固定;所述的内管的外部套设有外管,且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空隙。热能利用率较常规加热方式显著提高,有利于轻组分溢出,温度场可调节,避免局部过热而结焦,实现污泥脱水、脱轻过程与管式微热相结合,安全,热效率高,不结焦,不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管式微热的污泥脱水脱轻工艺。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它包括混入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中的泥砂、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颗粒及其凝聚的絮状物、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及其吸附的有机物、重金属元素和盐类、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综合固体物质。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二次产物,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将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污水处理规模日益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多,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制约着污水处理事业进一步发展。污泥处理为满足污泥最终处置方式的要求,对污泥进行的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为目标的全过程。污泥处置即污泥处理后的消纳过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利用和焚烧。污泥的处置即污泥处理的目标,污泥处置制约着污泥的处理方式。
结合国内外污泥处置现状及趋势,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最终消纳的过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建筑材料利用及焚烧等。无论采用哪种消纳方式,污泥均要进行脱水、脱轻,使污泥减量化、无害化,为后续资源化或最终处置创造条件。
污泥脱水、脱轻方法一般包括热干化、生物脱水、太阳能干化、超声波加热干化、微波加热干化及热泵干化。其中热干化较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热干化技术分为直接干化、间接干化。直接干化即污泥与热媒在空间上一致,热量直接交换到污泥,间接干化则不同,污泥和热媒分布于不同空间,热量通过管壁间接输送给污泥。直接干化在早期的污泥干化中应用较多,但直接干化属于粗放的干化方式,其热能利用效率低、冷凝液量大、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局热安全问题,已经被间接干化技术逐步替代。
间接干化技术包括叶式干燥、带式干燥、盘式干燥、转鼓干燥等,间接干化技术基本取自化工生产单元过程。上述干燥方式在技术原理上属于先进的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叶式干燥的高温热油分布于叶片中,磨损和结垢问题容易导致泄漏;带式干燥设备庞大,单位蒸发较大,伴有恶臭产生;盘式干燥容易结焦,在国内应用很少;转鼓干燥存在密封、局部过热问题,容易产生爆炸性粉尘,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基于管式微热的污泥脱水脱轻工艺,热能利用率较常规加热方式显著提高,有利于轻组分溢出,温度场可调节,避免局部过热而结焦,实现污泥脱水、脱轻过程与管式微热相结合,安全,热效率高,不结焦,不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徽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徽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污泥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降低泥饼含水率的带式污泥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