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5525.2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王靖宇;刘亚丽;韦凤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炭 出水 活性炭吸附单元 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 零排放 悬浮物 产水 浓水 脱除 脱盐 软化 废水 活性炭吸附能力 阳离子交换树脂 一级反渗透系统 臭氧催化氧化 大分子胶体 低浓度废水 多介质过滤 高浓度废水 一级反渗透 有机物含量 有机物矿化 产水回用 超滤系统 达标排放 分离粉末 深度脱盐 有机物 反渗透 反应池 膜分离 投加量 吸附量 停留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先将废水经超滤系统脱除部分悬浮物和大分子胶体,再进入一级反渗透系统脱盐,产水回用;得到的浓水经药剂软化后进入多介质过滤脱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出水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降低硬度后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将部分有机物矿化,出水进入一级活性炭吸附单元降低有机物含量后进入高压反渗透脱盐,产水进入一级反渗透深度脱盐,浓水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单元处理,出水达标排放;通过膜分离方式分离粉末活性炭与产水,延长了活性炭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对有机物的吸附量比一次式搅拌混合型反应池增加30%,活性炭从低浓度废水向高浓度废水流动,充分利用活性炭吸附能力,节省投加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和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随着工业的兴起,各种工厂和化工厂越来越多,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这些工厂排出的废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一般的净化装置只是经过简单的过滤和除杂,对废水处理的不彻底,还是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的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多种净化和除杂的技术手段配合使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废水硬度和有机物进行脱除,每个系统起到不同的作用,互相配合,达到了近零排放的目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先将所述废水经超滤系统脱除部分悬浮物和大分子胶体,再进入一级反渗透系统脱盐,产水回用;得到的浓水先经药剂软化后进入多介质过滤脱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出水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进一步降低硬度后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将部分有机物矿化,出水进入一级活性炭吸附单元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含量后进入高压反渗透脱盐,浓水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单元处理后出水有机物达标排放。向反渗透产浓水中投加石灰及纯碱,将硬度降低至1mmol/L以下。
多介质过滤产水进入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将硬度降低至0.05mmol/L以下。
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分为两级,一级装填树脂为凝胶型强酸型阳离子树脂软化,二级装填树脂为大孔弱酸型阳离子树脂。
高压反渗透产水直接返回前端与超滤系统出水混合后进入反渗透系统脱盐。
一级活性炭吸附单元得到的活性炭浆液直接进入二级活性炭吸附单元,进一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深度脱除高压反渗透浓水中有机物含量,使浓水达标排放。臭氧催化氧化单元优选为臭氧催化氧化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水力停留时间为1~2h,臭氧投加量为100~400mg/L,加入催化剂为KLCO-3。
一级活性炭吸附单元和二级活性炭吸附单元均采用浸没式超滤膜组件分离活性炭和水。
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组件,膜孔径优选为0.01um~0.1um,膜材料优选为PVDF,膜通量优选为15-25L/(m2·h),产水方式优选采用间歇产水方式,产水泵产水时间优选为5-10min,停止时间优选为1-3min,跨膜压差优选为0-25k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多种净化和除杂的技术手段配合使用,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废水硬度和有机物进行脱除,每个系统起到不同的作用,互相配合,能够达到近零排放的目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节约水资源;
2、通过膜分离方式分离粉末活性炭与产水,可以延长活性炭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对有机物的吸附量比一次式搅拌混合型的反应池可增加30%,可发挥1.5-2个搅拌吸附池的能力,充分利用了活性炭吸附能力,节省活性炭投加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