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气流冲击的电控雨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5012.1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代洪;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B60S1/10;F01N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第一电磁阀 进气管 驱动阀 废气气流 控制装置 排气管道 气动马达 雨刮系统 节气门 进气端 电控 蓄电池 正极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上进气口 下进气口 出气端 出气口 输出端 输入端 操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气流冲击的电控雨刮系统,包括进气管、节气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驱动阀、排气管道、气动马达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均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气端与进气管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进气端与进气管通过第二管道相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出气端均通过第三管道与驱动阀的上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节气门设置于进气管内;所述驱动阀的下进气口与气动马达通过第四管道相连通,出气口与排气管道通过第五管道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使用稳定性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气流冲击的电控雨刮系统。
背景技术
雨刮器的作用是用来清除风窗玻璃上的雨水、雪或尘土,以确保驾驶员有良好的视野。各交通车辆使用的雨刮器,按驱动装置的不同,刮水器有电动式、真空式和气动式三种。目前,车辆上广泛使用电动刮水器,电动刮水器由直流电动机和一套传动机构组成。但是,由于电机的频繁运转及刮刷阻力的变化,使刮水电机的故障频发,雨刮器不能正常工作,影响驾驶安全和使用效果;加之有很大的电能消耗、稳定性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使用稳定性好的废气气流冲击的电控雨刮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气气流冲击的电控雨刮系统,包括进气管、节气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驱动阀、排气管道、气动马达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均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均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又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蓄电池的负极搭铁;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气端与进气管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进气端与进气管通过第二管道相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出气端均通过第三管道与驱动阀的上进气口相连通;所述节气门设置于进气管内并处于第一管道与进气管的连接端和第二管道与进气管的连接端之间;所述驱动阀的下进气口与气动马达通过第四管道相连通,出气口与排气管道通过第五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与进气管的连接端位于节气门的下游,第二管道与进气管的连接端位于节气门的上游。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马达实时反馈信号给控制装置,所述信号包括气动马达的转速信号和停止转动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所述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的基极均与控制器相连,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发射极均搭铁,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相连,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相连,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磁阀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圈、阀杆和弹簧;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供阀杆顶部伸出或缩回的通孔,线圈设置于壳体的中部并位于阀杆的外侧,弹簧套设于阀杆上,且弹簧的一端与阀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抵持于壳体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位于第五管道一侧的消音器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所述三元催化转化器位于消音器和第五管道与排气管道的连接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阀为膜片驱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