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封装结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0167.6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星;王徐亮;甘帅燕;张玄;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封装 结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封装结构,所述薄膜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复合膜层,所述第一复合膜层包括第一有机膜层和网状缓冲层,所述网状缓冲层直接接触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一侧表面上,或者嵌入在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中。应用本发明的一种薄膜封装结构,网状缓冲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在切割过程中、或在跌落或撞击等外力作用下,网状缓冲层可以有效缓冲作用在显示屏上的应力,减少应力在垂直于显示屏厚度方向的传播,从而有效避免显示屏碎裂,即提高了显示屏的强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封装结构、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全面屏”也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求。传统技术中,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预留非显示区,并进行开槽,以预留摄像头和听筒的位置,从而为实现显示装置的超高屏占比。
然而显示屏往往在切割过程中因受力不均而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严重的可能导致显示屏碎裂。
进一步地,因为“全面屏”的显示装置的超高屏占比,其在跌落或受撞击等外力作用下,也容易导致显示屏受力不均而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严重的可能导致显示屏碎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显示屏碎裂的薄膜封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薄膜封装结构,所述薄膜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复合膜层,所述第一复合膜层包括第一有机膜层和网状缓冲层,所述网状缓冲层直接接触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一侧表面上,或者嵌入在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缓冲层嵌入在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中,且所述网状缓冲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相应侧的表面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合膜层包括若干层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有机膜层,所述网状缓冲层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第一有机膜层之间,或者嵌入在至少一层所述第一有机膜层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缓冲层中的网格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复合膜层厚度的方向上呈矩阵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封装结构包括至少两层无机膜层,所述第一复合膜层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无机膜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网状缓冲层的厚度为2μm至6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缓冲层的网格呈菱形、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六棱形结构,所述网状缓冲层的网格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为10μm至50μm,所述网状缓冲层的网格的边的宽度为5μm至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封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复合膜层,所述第二复合膜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至少两层无机膜层和至少一层第二有机膜层,所述第二有机膜层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无机膜层中;所述第一复合膜层叠置在所述第二复合膜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缓冲层的厚度为2μm至1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缓冲层的网格呈菱形、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六棱形结构,所述网状缓冲层的网格的相对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为10μm至100μm,所述网状缓冲层的网格的边的宽度为5μm至100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薄膜封装结构。
应用本发明的一种薄膜封装结构,网状缓冲层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在切割过程中、或在跌落或撞击等外力作用下,网状缓冲层可以有效缓冲作用在显示屏上的应力,减少应力在垂直于显示屏厚度方向的传播,从而有效避免显示屏碎裂,即提高了显示屏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0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穿刺涂层织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