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超高频RFID近场标签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9204.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7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庄程星;高政;胡俊杰;侯丰;吴国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义益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超高频 rfid 近场 标签 探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超高频RFID近场标签探测系统,本发明包括主控模块、超高频RFID感应线圈、可变阻尼系统、屏蔽传输线结构、阻抗匹配网络、射频模块、电源模块、蓝牙模块、USB数据接口、LED灯、照明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所述的射频模块的输出端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出端通过屏蔽传输线结构与可变阻尼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可变阻尼系统的输出端与超高频RFID感应线圈连接,电源模块给各个模块供电;所述的屏蔽传输线结构为弹性材料。本专利方便确定探测范围,可以记录无效标签;增加蓝牙和USB数据接口与外界交换数据;增加内置锂电池为整个系统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超高频RFID近场标签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RFID低频、高频、超高频技术三足鼎立局面已被打破。超高频RFID技术体现出一统天下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其应用广泛、拥趸众多,导致成本快速下降,性能逐步提高。然而,由于超高频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电磁远场,基于远场辐射原理,不可避免地受到空间各种反射、折射的影响,无法对识别范围做到精确控制。近年来,对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近场应用也有部分研究,但对于精度要求极高的问题,例如:如何精确区分相邻仅2mm的超高频RFID近场标签,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精度超高频RFID近场标签探测系统。
一种高精度超高频RFID近场标签探测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超高频RFID感应线圈、可变阻尼系统、屏蔽传输线结构、阻抗匹配网络、射频模块、电源模块、蓝牙模块、USB数据接口、LED灯、照明模块和蜂鸣器模块;
所述的射频模块的输出端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端连接,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出端通过屏蔽传输线结构与可变阻尼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可变阻尼系统的输出端与超高频RFID感应线圈连接,电源模块给各个模块供电;所述的屏蔽传输线结构为弹性材料。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射频模块、主控制器模块,LED控制模块、蜂鸣器模块、照明模块、蓝牙模块、USB管理模块、电源控制按键模块和标签读取按键模块;
所述的射频模块包括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三十四电容C34、第四十四电容C44、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五电容C35、第三十六电容C36、第三十九电容C39、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五电感L5、单片机U5、射频芯片U4、无源晶振芯片U2、射频协议处理芯片U9、调理芯片U3、射频信号调节芯片U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义益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义益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课装置及选课方法
- 下一篇:监测组件及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