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8569.2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伟;欧阳文立;林志远;李灿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1/01;A61K8/31;A61K8/11;A23L33/10;A23P10/30;A61P15/00;A61P35/00;A61P37/04;A61P39/00;A61P39/06;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邓聪权 |
地址: | 51600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角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大豆为原材料,经石油醚提取后再酯化分离得到其中的不皂化物,然后通过萃取分离纯化希望得到角鲨烯。将预得到的角鲨烯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1:1)为壁材,制得微胶囊分散均匀、包埋效果好的大豆角鲨烯微胶囊,并且使用冷冻干燥机时,在‑60℃真空条件下反应12h或在转速70r/min、40℃旋转蒸发40min的条件下制得角鲨烯微胶囊分散均匀、包埋效果最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胶囊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角鲨烯是一种脂质不皂化物,其具有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生理功能一种高度的直链不饱和三萜类化合物。角鲨烯多存在于鲨鱼的肝脏中,一般认为深海鲨鱼肝中含量高,人体中亦有分布。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纷纷将野生鲨鱼列入保护动物范围,严禁捕杀,以防止野生鲨鱼资源的枯竭,从而导致鲨鱼肝油来源的角鲨烯越来越少,因此从植物中提取角鲨烯成为角鲨烯来源的重要途径。
微胶囊现广泛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纺织及农业等各个领域,有缓释控制、掩盖不良气味及保护芯材不变质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胶囊分散均匀、包埋效果好的大豆角鲨烯微胶囊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角鲨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等量的阿拉伯胶和明胶,分别溶于蒸馏水中,形成质量分数为10%的阿拉伯胶溶液和明胶溶液;
(2)、将10%的阿拉伯胶溶液与角鲨烯混合,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得乳化液;
(3)向乳化液中加10%的明胶溶液,混合均匀后用醋酸溶液调节pH至4.0~5.0,之后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使其凝聚成囊;
(4)再加入戊二醛增加其交联度,使用冷冻干燥机,在-60℃真空条件下反应12h,制得角鲨烯微胶囊或在转速70r/min、40℃旋转蒸发40min,制得角鲨烯微胶囊。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阿拉伯胶和明胶于50℃下搅拌溶解。
优选的,步骤(2)中的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20min。
优选的,步骤(3)中的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25min。
在制备微胶囊时,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凝聚体系的时间、温度及PH,均会影响微胶囊的形成及其包埋效果。本发明经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且在使用冷冻干燥机时,在-60℃真空条件下反应12h,微胶囊易制成装片且镜检时气泡少,同时微胶囊分散均匀、包埋效果好。
而不使用冷冻干燥机时,在转速70r/min、40℃旋转蒸发40min时,所制得的微胶囊形态均匀、粒径小,且包埋颗粒多,整体分布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VE吸光度标准曲线。
图2为本发明在-60℃真空条件下反应12h制得的微胶囊包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速70r/min、40℃旋转蒸发40min时制得的微胶囊包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大豆角鲨烯的提取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学院,未经惠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8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