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6923.8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善宝;于治楼;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Q10/00;G06Q50/30;H04L9/32;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孟峣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故处理 区块 参与节点 车辆事故 汽车 生命周期 网络建立 现场数据 责任认定 智能终端 有效地 中心化 准确率 上传 追溯 透明度 采集 记录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其实现过程为:一、首先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所有与事故处理相关的参与节点连接起来,基于P2P共识网络建立联盟链,将事故处理的生命周期放到区块链中进行记录;通过车辆事故现场的智能终端采集现场数据并上传,由各事故处理相关的参与节点完成事故处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统一的、去中心化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参与各方的互信问题,提高了事故的责任认定准确率和处理速度,并且提供事故追溯功能,提高了事故处理过程的透明度,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节省了车辆事故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又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去中心信任化、集体维护分布式账本的技术方案,其本质是由多个节点集体参与通过多方存储、多方计算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不可篡改、计算结果可信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区块链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融合的结果,利用区块链技术维护一个可靠的、难以篡改的账本记录,可以降低信任的风险,并能有效的降低众参与方协作的维护成本。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合约成为可能,其本质是一段由一台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按照签署合约的权利和义务自动执行的代码,合约的执行无需中心节点来进行控制。由于智能合约使用代码的方式,保证了合同条款的强制执行力;将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相结合,使得合约的条款一旦设定,就没有第三方可以篡改。智能合约这一颠覆性的技术是区块链的重要特性,将会对人类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变化。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到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移动通信设备、物联网终端设备等各类异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一方面,云数据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物理硬件资源,大大降低了计算和存储的成本,实现了海量设备的接入和管理,让设备、网络和交互变得更加智能。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终端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更加明显,终端设备的能力逐步增强。汽车作为出行工具也渐渐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舒适的出行方式,汽车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一定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能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但仍然有大量交通事故的出现,当汽车出现交通事故后的处理涉及事故责任认定、事故相关保险定损及赔偿、事故现场人员及车辆处理、事故车辆的维修等多个方面。例如定损维修环节,车辆保险公司会担心维修厂虚假扩大车损信息来骗保。涉及事故各方间的彼此不信任,也使得事故的责任认定和处理很难迅速准确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区块链技术,综合网联汽车及事故现场产生的传感数据,达到各方互信,快速精准的处理事故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联汽车精准事故处理方法,其实现过程为,
一、首先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所有与事故处理相关的参与节点连接起来,基于P2P共识网络建立联盟链,将事故处理的生命周期放到区块链中进行记录;
二、通过车辆事故现场的智能终端采集现场数据并上传,由各事故处理相关的参与节点完成事故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