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盐凹土复合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6471.3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勇刚;汪媛;陶永新;纪俊玲;万怀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06;C08F220/56;C08F226/02;C08F216/14;D06P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增稠剂 凹土 耐盐 制备 乙烯基硅烷偶联剂 丙烯酸类单体 改性凹凸棒土 电解质 亲水性单体 二烯丙基 聚合过程 烯丙氧基 增稠性能 丙磺酸 交联剂 疏水性 油酰胺 增稠剂 共聚 长链 羟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盐凹土复合增稠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带有疏水性长链的N,N‑二烯丙基油酰胺、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作为交联剂与丙烯酸类单体共聚,同时,在聚合过程中,添加少量亲水性单体2‑羟基‑3‑烯丙氧基丙磺酸钠,所得增稠剂增稠性能、耐电解质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盐凹土复合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印花是借助增稠剂的作用,将染料和化学品配制成具有一定黏度印花色浆来实现的,印花增稠剂是印花色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纺织品印花的印制效果。
阴离子型聚丙烯酸类增稠剂是纺织品印花增稠剂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大分子主链上含有大量的羧基,借助这些羧基在电离状态下产生的电荷斥力,分子链充分伸展,流体力学体积增大,体系粘度增加。在纺织品印花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电解质会减弱聚丙烯酸大分子链间的斥力,导致体系粘度的降低。
凹凸棒土是一种多孔型链层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类粘土矿物,当遇到水或其他极性溶液时,能迅速溶胀,形成具有一定流变性能的稳定悬浮液,且具有一定的耐电解质性能。
在增稠剂的合成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交联剂赋予其轻度的交联结构,即使增稠剂吸水膨胀,聚合物链段间也不会产生相对滑移,保证增稠能力的稳定性。常用的交联剂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N,N’-亚甲基双丙酰胺等双官能团短链化合物为主。有研究表明,在聚合物大分子链上引入疏水性长链,疏水基团的疏水缔合作用可形成受电解质影响小的空间网架结构,提高增稠剂的耐电解质性能。然而,选用带有疏水性长链的交联剂用于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合成至今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以乙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土作为交联剂,然后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增稠剂的过程中,添加N,N-二烯丙基油酰胺(结构如下)作为疏水性单体及交联剂,长链疏水基团,能够缔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增稠剂的耐盐性;同时,在聚合过程中,添加少量亲水性单体,提高聚合物的亲水性,改善其增稠性能和耐电解质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盐凹土复合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置于1mol/L盐酸溶液中,70-80℃下超声30-60min,水洗至中性后离心分离,干燥,研磨过400目筛,备用;
(2)取10g经步骤(1)处理后的凹凸棒土,加入25-50mL质量浓度5%-10%的硅烷偶联剂水溶液,用盐酸调节pH至3-4,常温搅拌24-48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离心分离,干燥,研磨过400目筛,得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土;
(3)将丙烯酸、丙烯酰胺、亲水性单体混合均匀,其中,丙烯酰胺质量占丙烯酸单体质量的20%-40%;用氨水调节pH值6-7,配制成水相溶液;
(4)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乳化剂span80、交联剂、航空煤油、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土配成油相,搅拌条件下将水相溶液缓慢加入至油相中,1000-1500转/分高速乳化60-90min后;然后在300-450转/分搅拌条件下,滴加引发剂水溶液,65-70℃引发聚合,反应1-2h后,冷却出料,然后加入转相剂TX-10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亲水性单体为2-羟基-3-烯丙氧基丙磺酸钠,亲水性单体占丙烯酸单体质量的5%-10%。
上述步骤(4)中所述交联剂为N,N-二烯丙基油酰胺,交联剂用量占丙烯酸单体质量的 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