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球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4508.9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乾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湘余茗豪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49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闷黄 金球 放入 发酵叶 烘干 做形 发酵 茶叶含水量 滚筒容器 制茶工艺 发酵机 烘干机 金黄色 内含物 杀青叶 翻动 红茶 茶色 炒锅 黄茶 揉捻 杀青 通氧 团形 萎凋 堆放 取出 茶叶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球茶的加工工艺,以红茶和黄茶的制茶工艺相结合,使其黄叶金汤,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萎凋;步骤二、揉捻;步骤三、杀青;步骤四、闷黄:取出杀青叶摊冷后堆放于滚筒容器中,闷黄时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50~60%,闷黄时间3~10h,每0.5h翻动一次得到闷黄叶;步骤五、发酵:将闷黄叶放入发酵机中,控制温度到20~25℃,初始湿度80﹪,通氧发酵2~3h得到发酵叶;步骤六、做形:将发酵叶放入40~50℃的炒锅中做成球形或团形的颗粒,时间5~10min;步骤七、烘干:将做形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到茶叶含水量低于7%为止得到金球茶。本发明的金球茶无论是茶色还是汤色都是金黄色的,且内含物更加丰富,口感更醇香浓厚,耐泡耐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球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之一,为轻微发酵茶,近似绿茶,初制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由于在制茶过程中加以闷黄,在湿热闷蒸作用下,叶绿素被破坏而产生褐变,成品茶叶呈黄或黄绿色。闷黄工序还令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及挥发物质增加,使得茶叶滋味醇厚,香气浓郁,汤色呈杏黄或淡黄,故名黄茶。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揉捻后闷黄,属于湿胚闷黄,水分含量多且变黄快,炒干和摊放相结合的闷黄,称为干胚闷黄,含水量少,变化时间长。
红茶为全发酵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四个工序,而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而发酵、干燥提香工序是关键步骤,是获得高品质茶叶的关键步骤。
一般情况下,每种茶叶的加工工艺是不同的使得茶叶品种也因此不同,例如发酵茶、非发酵茶或者轻微发酵茶由于发酵程度的区别,红茶的茶色和茶汤的颜色较深,黄茶的颜色较浅,而将红茶和黄茶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本领域人员还未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全新的金球茶加工工艺,将黄茶工艺与红茶工艺结合在一起,以此获得颜色金黄、汤色金黄品质更优的茶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球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萎凋:将采摘的单芽或一芽一叶的茶鲜叶放置在萎凋架上,萎凋厚度0.5~3.5cm,萎凋时间1~3h,中途翻动2~3次;
步骤二、揉捻: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桶内揉捻,采用轻压-重压-空压的方式进行揉捻;
步骤三、杀青: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高温杀青锅中进行杀青处理,在125~130℃的温度下杀青20~30s得到杀青叶;
步骤四、闷黄:取出杀青叶摊冷后堆放于滚筒容器中,闷黄时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50~60%,闷黄时间3~10h,每0.5h翻动一次得到闷黄叶;
步骤五、发酵:将闷黄叶放入发酵机中,控制温度到20~25℃,初始湿度80﹪,通氧发酵2~3h得到发酵叶;
步骤六、做形:将发酵叶放入40~50℃的炒锅中做成球形或团形的颗粒,时间5~10min;
步骤七、烘干:将做形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到茶叶含水量低于7%为止得到金球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湘余茗豪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湘余茗豪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45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黄小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茶叶炒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