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QoS驱动的D2D安全通信资源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2942.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熠晨;徐文文;王璐;杨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28/06;H04W52/34;H04W72/04;H04L5/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分配 安全通信 优化问题 构建 功率分配 驱动 系统模型建立 复杂度比较 子信道分配 统计 安全约束 保护框架 方式研究 蜂窝网络 蜂窝用户 框架建立 系统模型 有效容量 增加系统 整数约束 资源复用 求解法 最大化 受限 异构 蜂窝 吞吐量 安全 | ||
1.一种QoS驱动的D2D安全通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带窃听的D2D异构蜂窝网络的系统模型,系统包括蜂窝通信网络和D2D通信网络;
2)将步骤1)构建的系统模型,建立统计QoS和统计安全的保护框架;
3)基于统计QoS和统计安全的保护框架,建立一个最大化D2D用户的和有效容量受限于蜂窝用户的QoS和D2D用户的安全约束,以及关于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的资源分配的优化问题,即整数约束和非凸问题组合的优化问题;
4)采用两步求解法解决非凸问题和整数约束组合的优化问题,即完成QoS驱动的D2D安全通信资源分配;
所述蜂窝通信网络和D2D通信网络中:
蜂窝通信网络包括一个基站BS、和通过I个正交信道与基站BS通信的I个蜂窝用户以及I个队列系统;
D2D通信网络包括J对D2D用户和一个窃听用户E,在每对D2D用户端的发射端和窃听用户E端设有1个队列系统;
J对D2D用户之间的通信复用蜂窝用户的I个正交信道,每个正交信道只能被一对D2D用户复用,每对D2D用户可复用多个正交信道;
蜂窝通信网络和D2D通信网络的信道功率增益向量如下:
其中,和分别表示为链路Ci-BS,Ci-Djr,Ci-E,Djt-BS,Djt-Djr,Djt-E之间的信道功率增益;
所述链路Ci-BS,Ci-Djr,Ci-E,Djt-BS,Djt-Djr,Djt-E之间的距离分别表示为和
所述步骤2)中,统计QoS和统计安全的保护框架构建过程如下:
2a)设蜂窝用户常功率发射,其发射功率为设σ2是噪声功率,是第j个D2D用户在第i个频率带宽上的发射功率,其中为蜂窝用户QoS指数,为D2D用户QoS指数,为D2D用户的安全指数,定义
2b)对于某一对D2D用户对的集合复用在第i个频谱资源上,基站接收到来自第j个D2D发射机的干扰为得到其表达式;
2c)基站接收到来自第j个D2D发射机的信噪比
2d)第j个D2D合法接收机用户接收到来自第i个蜂窝用户的干扰为
2e)第j个D2D合法接收机用户端的信噪比
2f)窃听用户在第i个频带上接收来自第i个蜂窝用户的干扰为
2g)得到窃听用户在第i个频带上的信噪比
2h)基于香农理论,得到蜂窝用户Ci的最大离开速率,第j个D2D合法接收机Djr的到达速率,以及窃听第j个D2D用户的窃听信道速率;
2i)基于时变的服务速率过程RP的有效容量EC(θc)表达式,得到Ci-BS和Djt-Djr链路的有效容量;
2j)由链路Djt-E的信息泄露速率表达式和基于时变的到达速率过程RA的有效带宽EB(θb)的表达式,得到链路Djt-E的有效带宽
2k)基于时变的到达速率过程RA和恒定的离开速率过程RE的队列系统EB(θb)得到不等式;
所述步骤3)中,整数约束和非凸问题组合的优化问题为最大化D2D用户的和有效容量受限于蜂窝用户的QoS和D2D用户的安全约束,以及关于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的资源分配问题,用μij表示为第j对D2D用户是否复用在第i个频谱带宽上的指示,其取值为二元值如下:
优化问题(P1)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μij表示为第j对D2D用户是否复用在第i个频谱带宽上的指示;Pavj和Ppk分别表示链路Djt-Djr的最大允许平均功率和峰值发射功率限制;表达式(23)为目标函数,表达式(24)-(28)为约束条件;代表蜂窝用户Ci的队列的恒定的到达速率;Pavj和Ppk分别表示链路Djt-Djr的最大允许平均功率和峰值发射功率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9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