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防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831.2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恒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G06F21/56;G06F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连接 病毒识别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病毒 计算机软件安全 身份验证模块 计算机本体 文件夹 病毒查杀 防护系统 应用软件 硬件系统 计算机安全防护 脸部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 计算机软件 高效识别 删除单元 存储器 减小 删除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有计算机本体,计算机本体的线性连接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线性连接有存储器,软件系统线性连接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线性连接有身份验证模块、病毒识别单元和病毒查杀单元,病毒查杀单元远离系统软件的一端线性连接有病毒强制删除单元,应用软件远离软件系统的一端线性连接有新建文件夹,身份验证模块线性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本发明病毒识别单元对新建文件夹进行病毒识别,可以高效识别病毒和强制删除病毒,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病毒所带来的影响,以对计算机软件有效的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软件(Software,也称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程序必须装入机器内部才能工作,文档一般是给人看的,不一定装入机器。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用户主要是通过软件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为了方便用户,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具有较高的总体效用,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必须通盘考虑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及用户的要求和软件的要求。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计算机软件一旦被病毒入侵,文件就会被破坏,而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一旦发生病毒入侵,系统就会崩溃,病毒肆意破坏本地储存文件,造成的损失无法想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防护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软件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有计算机本体,所述计算机本体的线性连接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述硬件系统线性连接有存储器,所述软件系统线性连接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所述系统软件线性连接有身份验证模块、病毒识别单元和病毒查杀单元,所述病毒查杀单元远离系统软件的一端线性连接有病毒强制删除单元,所述应用软件远离软件系统的一端线性连接有新建文件夹,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线性连接有指纹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
优选的,所述新建文件夹线性连接于存储器、病毒识别单元和病毒强制删除单元,新建文件夹写于存储器的内部,同时病毒识别单元对新建文件夹进行病毒识别。
优选的,所述病毒强制删除单元线性连接于毒识别单元,毒识别单元可将病毒信息传递给病毒强制删除单元,从而病毒强制删除单元可对新建文件夹病毒强制删除。
优选的,所述硬件系统线性连接有输入输出设备和电源。
优选的,所述存储器18线性连接有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存储有只读文件和写入文件。
优选的,所述硬件系统线性连接有CPU。
优选的,所述病毒识别单元优选为二进制诊断程序,系统可方便写入。
优选的,所述新建文件夹为新下载应用程序或软件,从网上或者U盘等外部写入。
优选的,所述软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有CPU,所述CPU可以为计算机的CPU,也可以为独立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恒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恒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