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加热制备表面薄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592.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科;宋振纶;王郑;胡方勤;郑必长;姜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表面薄层 基体表面 自熔合金粉 激光加热 沉积 熔化 表面平整 激光设备 脉冲激光 冶金结合 薄层 加热 合金 冷却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加热制备表面薄层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将自熔合金粉沉积在基体表面;(2)通过脉冲激光加热将步骤(1)中所述沉积在基体表面的自熔合金粉熔化,使之与基体反应,冷却后在基体表面得到合金薄层。所述方法可制备与基体冶金结合的表面薄层,结合强度高、表面平整,制备效率高、无污染,对激光设备要求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加热制备表面薄层的方法,属于表面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可制备与基体冶金结合的表面层,结合强度高、致密度好,目前已被用于机械零部件的耐磨耐蚀防护、修复与再制造。但是,常规激光熔覆技术制备的表面层厚度均在0.5mm以上,难以替代电镀、化学镀或真空沉积工艺用于制备防护薄层。如采用高端的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或近年来刚出现的超高速激光熔覆设备,可制备与基体冶金结合的表面层,厚度可低至0.1mm,但不仅设备价格昂贵,高达数百万元,而且上述设备对熔覆合金粉的粒度均匀性、表面质量、含氧量要求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为实现薄层激光熔覆的大规模应用,需要一种可用现有激光设备实现的薄层熔覆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加热制备表面薄层的方法,该方法可制备与基体冶金结合的表面薄层,结合强度高、表面平整,制备效率高、无污染,对激光设备要求低。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对激光设备要求低、适用的基体范围广的激光加热防护薄层制备技术,可替代电镀等高污染技术制备薄防护层,并可用于精密机械零部件的修复与再制造。
所述激光加热制备表面薄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将自熔合金粉沉积在基体表面;
(2)通过脉冲激光加热将步骤(1)中所述沉积在基体表面的自熔合金粉熔化,使之与基体反应,冷却后在基体表面得到合金薄层。
可选地,所述方法使用同轴送粉器在钢构件基体表面沉积50~300μm厚的自溶合金粉,使用脉冲激光器加热熔化自溶合金粉,冷却后形成表面薄层,必要时进行表面重熔处理以进一步提高表面层质量。
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自熔合金粉通过同轴送粉器沉积在基体表面。
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自熔合金粉包括Ni基自溶合金、Co基自溶合金、Fe基自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自熔合金粉的颗粒尺寸为5~50μm。
可选地,所述自熔合金粉的成分为Ni基、Co基或Fe基自溶合金。
可选地,步骤(1)中所述基体包括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基体在自熔合金粉沉积之前进行清洁处理。
可选地,所述清洁处理为:表面清洗去除表面污迹与氧化层。
可选地,所述基体的成分为碳钢、低合金钢或不锈钢。
可选地,步骤(2)中熔覆过程中功率密度为5×1012~10×1012W/m3。
所述功率密度=功率/(光斑面积×粉厚度)。
可选地,步骤(2)中熔覆过程中道次间搭接率不低于30%;相邻激光光斑的重叠率不低于50%。
可选地,步骤(2)中熔覆结束后进行重熔处理。
可选地,所述重熔的热输入为熔覆热输入的40~80%。
所述熔覆为:通过脉冲激光加热将所述沉积在基体表面的自熔合金粉熔化,使之与基体反应形成表面层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