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007.7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静 |
主分类号: | B21D53/88 | 分类号: | B21D53/88;B21D43/00;B21D22/02;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接板 下接板 汽车底板 冲压 底板 冲压装置 刻度盘 液压柱 撑柱 螺栓 构件连接 连接螺栓 装置操作 纵向设置 液压泵 贯穿 滑盘 接板 接块 卡板 通孔 焊接 加工 观测 灵活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包括一液压泵、四个液压柱和一上接板,所述的上接板设置在所述的液压柱上方,所述的上接板下方设置有一下接板,所述的下接板上方两端均纵向设置有一挂撑柱,所述的下接板下方设置有一下横滑盘,所述的下接板一端贯穿安装有里两个连接螺栓,所述的挂撑柱一侧焊接有一刻度盘,所述的下接板上方安装有一套接块,所述的上接板一端安装有一卡板,所述的卡板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贯穿安装有一旋撑螺栓。在该装置对汽车底板冲压时,通过在刻度盘上观测底板被冲压的厚度和程度,保证该装置能对底板更精准的进行冲压;该装置操作方便,各构件连接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装置在汽车底板加工使用中不可或缺,其主要作用是对汽车底板进行冲压塑形,方便操作人员对汽车底板进行进一步加固。现有的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存在着对汽车底板冲压时,汽车底板易滑动,稳定性差,且装置对汽车底板冲压的质量差,且装置不可调节改变对汽车底板的冲压位置,操作人员对装置装放汽车底板冲压材料比较费力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所述的用于汽车底板加工时的冲压装置包括一液压泵、四个液压柱和一上接板,所述的上接板设置在所述的液压柱上方,所述的上接板下方设置有一下接板,所述的下接板上方两端均纵向设置有一挂撑柱,所述的下接板下方设置有一下横滑盘,所述的下横滑盘下方卡接有一下纵滑盘,所述的下横滑盘上方卡接有一上横滑盘,所述的下接板一端贯穿安装有里两个连接螺栓,所述的挂撑柱一侧焊接有一刻度盘,所述的下接板上方安装有一套接块,所述的上接板一端安装有一卡板,所述的卡板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贯穿安装有一旋撑螺栓。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下横滑盘上方设置有一滑块,所述的上横滑盘底部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一滑槽。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旋撑螺栓与卡板的连接处旋接有一固定栓,且旋撑螺栓与卡板呈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套接块中部设置有一套放孔,且套接块与下接板呈平行设置。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液压泵与液压柱呈活动连接,且挂撑柱与下接板呈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冲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该装置通过将汽车底板材料放置到下接板上,液压泵通过液压柱对汽车底板进行冲压塑形工作,上接板侧壁安装有卡板,卡板的通孔中贯穿安装有旋撑螺栓,在汽车底板在被冲压塑形时,通过旋拧旋撑螺栓,利用旋撑螺栓对汽车底板进行挤撑固定,且旋拧固定栓加工旋撑螺栓与卡板连接固定,使汽车底板在被冲压时更加稳固牢靠,提高了冲压对质量;下接板下方安装有上横滑盘,上横滑盘底部的滑槽连接到下横滑盘的滑块上,且下横滑盘下方套放有下纵滑盘,滑盘可利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人们可能够根据对汽车底板的冲压需要,利用上横滑盘、下横滑盘和下纵滑盘相互滑动调节来改变该装置对汽车底板的冲压位置,且便于人们将汽车底板放置到下接板上,挂撑柱上纵向焊接有刻度盘,在该装置对汽车底板冲压时,通过在刻度盘上观测底板被冲压的厚度和程度,保证该装置能对底板更精准的进行冲压;该装置操作方便,各构件连接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冲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静,未经杨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