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1996.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雪;刘杨彬;冯帅;李兴华;杨重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电路 表征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电压源 电容 电池 电化学极化 负极电连接 电压输出 浓差极化 欧姆内阻 电连接 正极电 充电过程 电池参数 电路结构 放电过程 开路电压 模拟电池 内部电路 第一端 电特性 研究 | ||
1.一种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表征电池的开路电压的电压源(UOCV);
与所述电压源(UOCV)的正极电连接的电化学极化模拟电路(101);
与所述电化学极化模拟电路(101)电连接的浓差极化模拟电路(102),所述浓差极化模拟电路(102)还与电压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
用于表征电池容量的第一电容(CC),所述第一电容(CC)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源(UOCV)的负极电连接;
与所述第一电容(CC)的第二端电连接的欧姆内阻模拟电路(103),所述欧姆内阻模拟电路(103)还与电压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极化模拟电路(101)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P1)和第二电容(CP1);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P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源(UOCV)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浓差极化模拟电路(10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P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源(UOCV)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浓差极化模拟电路(10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差极化模拟电路(102)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二电阻(RP2)和第三电容(CP2);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P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化学极化模拟电路(10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P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化学极化模拟电路(10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正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欧姆内阻模拟电路(103)包括:并联连接的充电内阻模拟电路(1031)和放电内阻模拟电路(1032);
其中,所述充电内阻模拟电路(1031)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容(CC)电连接,所述放电内阻模拟电路(1032)分别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负极和所述第一电容(CC)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内阻模拟电路(1031)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C)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内阻模拟电路(1032)包括:串联连接的第四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C)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负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9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压差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