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TO导电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0230.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康意安得达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基体 保护层 基材层 粘结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水性聚酯树脂 化学稳定性 钛合金膜层 丙硫菌唑 从上到下 氰胺树脂 依次设置 羟甲基化 电阻率 光学膜 荷叶碱 结合力 透过率 折射率 钛白粉 苯酚 | ||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O导电膜。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树脂基体、ITO导电膜层、粘结层和基材层;保护层为钛合金膜层;树脂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ITO导电膜层的折射率为1.6‑1.8;基材层为PET。粘结层由水性聚酯树脂10‑30份、钛白粉10‑15份、羟甲基化苯酚8‑12份、氰胺树脂3‑8份、填料8‑12份、荷叶碱1‑3份和丙硫菌唑2‑4份制成。本发明的ITO导电膜,ITO层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强,产品透过率高,电阻率低,化学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O导电膜。
背景技术
ITO导电膜是指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溅射透明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镀层并经高温退火处理得到产品。ITO膜层的厚度不同,膜的导电性能和透光性能也不同。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工艺条件和性能相同的PET基底材料的情况下,ITO膜层越厚,PET-ITO膜的表面电阻越小,光透过率也相应的越小。
现有技术中的ITO膜,其ITO层与树脂基体结合力差,电阻率高、透过率差和化学稳定性差,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ITO导电膜,具有ITO层与树脂基体结合力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ITO导电膜,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树脂基体、ITO导电膜层、粘结层和基材层;
所述保护层为钛合金膜层;
所述树脂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所述ITO导电膜层的折射率为1.6-1.8;
所述基材层为PET。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粘结层由水性聚酯树脂10-30份、钛白粉10-15份、羟甲基化苯酚8-12份、氰胺树脂3-8份、填料8-12份、荷叶碱1-3份和丙硫菌唑2-4份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结层由水性聚酯树脂20份、钛白粉13份、羟甲基化苯酚10份、氰胺树脂5份、填料10份、荷叶碱2份和丙硫菌唑3份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0-80nm,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50-80mm,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80n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60nm,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70mm,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3mm,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65n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ITO层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强,产品透过率高,电阻率低,化学稳定性好。
2、通过合理设计粘结层的组分,从而达到ITO层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强的效果。
3、通过合理设计各层之间的厚度,从而使产品的透过率高、电阻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ITO导电膜,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树脂基体、ITO导电膜层、粘结层和基材层。其中,保护层为钛合金膜层,厚度为50nm;
树脂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厚度为80mm;
ITO导电膜层的折射率为1.6;
基材层为PET,厚度为80nm。
粘结层由水性聚酯树脂10份、钛白粉15份、羟甲基化苯酚8份、氰胺树脂8份、填料8份、荷叶碱3份和丙硫菌唑2份制成,采用常规工艺制备,其厚度为1m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康意安得达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康意安得达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氯乙烯绝缘无护套电线电缆
- 下一篇:可伸缩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