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7591.7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6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达;董晴;杨若黎;杨帅;于港蒲;王旭晔;刘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33/02 | 分类号: | F02B33/02;F02B33/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道 比例电磁阀 连通 大气接口 气动机械 集成化 增压控制装置 低压气体 进气 接口连通 旁通出口 旁通入口 增压控制 增压气体 上气室 气道 气缸 | ||
1.一种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顶部设置有第一大气接口、第二大气接口、低压气体接口和增压气体接口,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进气旁通入口,侧壁设置有进气旁通出口;
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气缸包括相固定的活塞杆和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上方设置有主弹簧,所述活塞杆下端能够将进气旁通入口密封;所述活塞头上表面与外壳内部空间组成上气室,所述活塞头下表面与气缸缸体空间组成下气室;
比例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气缸上方,所述比例电磁阀包括上部的真空电磁阀和下部的增压电磁阀,所述比例电磁阀上设置有第一通气道、第二通气道、第三通气道、第四通气道、第五通气道和第六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与低压气体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气道与第二大气接口连通,所述第三通气道与上气室连通,所述真空电磁阀能够选择性的将第一通气道或第二通气道与第三通气道连通;所述第四通气道与第一大气接口连通,所述第五通气道与增压气体接口相连通,所述第六通气道与下气室连通,所述增压电磁阀能够选择性的将第四通气道或第五通气道与第六气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壳体,其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真空电磁阀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所述增压电磁阀设置在第二空腔内;
所述真空电磁阀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动铁芯、第一弹簧和第一静铁芯,所述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通气道一端位于第一空腔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一动铁芯上表面能够将第一通气道密封;所述第二通气道一端位于第一静铁芯中心处,所述第一动铁芯下表面能够将第二通气道密封;所述第三通气道开设置在第一静铁芯的偏离中心处;
所述增压电磁阀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二动铁芯、第二弹簧和第二静铁芯,所述第二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二线圈;所述第四通气道一端位于第二空腔顶部中心处,所述第二动铁芯上表面能够将第四通气道密封;所述第五通气道一端位于第二静铁芯中心处,所述第二动铁芯下表面能够第五通气道密封;所述第六通气道开设置在第二静铁芯的偏离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一动铁芯上部相配合,以使第一动铁芯能够上下直线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内顶部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二动铁芯上部相配合,以使第二动铁芯能够上下直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的下部和下外壳的上部均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电磁阀线束接插件,所述比例电磁阀上设置有导线槽,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导线从所述导线槽穿出到外壳外部并于所述电磁阀线束接插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第二静铁芯的下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头与活塞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设置有导气孔,以使第二静铁芯下部的第六通气道与下气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旁通入口为锥形孔,所述活塞杆下端为圆锥形,所述活塞杆下端能够将所述进气旁通入口密封;所述进气旁通入口和活塞杆下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壳体包括电磁阀上壳体和电磁阀下壳体,所述电磁阀上壳体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内的顶部;所述电磁阀上壳体和电磁阀下壳体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阀上壳体和电磁阀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10.一种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化气动机械增压控制装置,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获取发动机的转速n,通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获取节气门开度TP;
步骤二、控制真空电磁阀供电的占空比D1,使D1满足:
步骤三、控制增压电磁阀供电的占空比D2,使D2满足:
其中,P0为进气旁通入口和进气旁通出口接通时活塞头上下表面的压力差,Pa为大气压力,k为调节系数,所述调节系数k满足:
当5000<n≤7000:
TP≤25%,则k=6;25%<TP≤60%,则k=7;TP>60%,则k=8;
当7000<n≤9000时:
TP≤20%,则k=5;30%<TP≤70%,则k=6;TP>70%,则k=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75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中冷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压缩天然气余压发电的车用气电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