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精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电致变色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7325.4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叶;施雨辰;郑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06 | 分类号: | C07D213/06;C07D213/127;C07D417/14;C09K9/02;G02F1/1516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青朵<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变色器件 电解液 电致变色性能 苯并噻二唑 电子骨架 电子轨道 光学性能 对电极 联吡啶 荧光 苯环 共轭 萘环 制备 引入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了紫精衍生物,同时提供了紫精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包括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中包括紫精衍生物和对电极材料。本申请利用Suzuki偶联反应在原本的4,4‑联吡啶中间引入苯环、萘环或苯并噻二唑环,增大了原有紫精结构的共轭程度,改变了紫精π电子骨架的电子轨道分布,增强了其荧光性能,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光学性能的分子;该紫精衍生物用于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紫精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与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材料,在大型显示、光电开关、电致变色存储器件、建筑窗玻璃及其灵巧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致变色材料比需要具有良好的离子和电子导电性、较高的对比度、变色效率和循环周期性能。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是以WO3等过度金属氧化物为代表,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离子和电子的共注入和共抽出,使其化学价态或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着色和褪色的可逆过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是以紫精等有共轭体系的分子为代表,是通过电子得失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着色和褪色的可逆变化,其包括有机小分子,如紫精;金属配位络合物,如酞化菁;有机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吡咯或聚噻吩等。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中的紫精(N,N-而取代-4,4-联吡啶)类材料自1932年发现以来在电致变色领域受到了广泛研究。紫精分子具有相当优秀的电致变色性能,基于紫精制备的电致变色器件在显示技术上有巨大的优势。但目前对紫精分子所做的研究仅限于N,N-二取代基的改变,这使得紫精材料难以满足多功能化的研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紫精衍生物,本申请提供的紫精衍生物使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式(Ⅰ1)、式(Ⅰ2)或式(Ⅰ3)所示的紫精衍生物;
其中,R1、R2和R3独立的选自取代的C1~C5的烷基或未取代的C1~C5的烷基。
优选的,所述R1、R2和R3独立的选自未取代的C1~C5的烷基。
优选的,所述紫精衍生物如式(Ⅰ1')、式(Ⅰ2')或式(Ⅰ3')所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式(Ⅰ1)所示的紫精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4-吡啶硼酸、具有式(Ⅰ11)结构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具有式(Ⅰ12)结构的初始反应物;
B)将所述初始反应物与具有式(Ⅰ13)结构的化合物在溶剂中反应,得到具有式(Ⅰ14)结构的前驱体;
C)将所述前驱体与含有六氟磷酸根的化合物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如式(Ⅰ1)所示的紫精衍生物;
其中,X1和X2独立的选自卤素;
R1选自取代的C1~C5的烷基或未取代的C1~C5的烷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式(Ⅰ2)所示的紫精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7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