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舌侧保持器粘结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2910.5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严斌;施昊天;赵思雨;王炜;傅肄芃;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部 保持器 端连接部 侧段 唇侧 夹具 定位夹具 夹具主体 一端连接 粘结定位 一次性定位 夹持定位 稳定操作 医生经验 预先设计 自由调整 固定牙 夹持 贴合 粘接 粘结 修整 牙齿 容纳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舌侧保持器粘结定位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和弹力加持件,夹具主体包括牙齿舌侧段夹持部、切端连接部和唇侧段夹持部,切端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唇侧段夹持部,切端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舌侧段夹持部,舌侧段夹持部、切端连接部与唇侧段夹持部共同形成用于容纳被固定牙的夹持定位槽,弹力加持件设于舌侧段夹持部、切端连接部、唇侧段夹持部的共同外侧。该种舌侧保持器定位夹具,能够一次性定位粘结全部所需牙位的舌侧保持器。定位夹具可以自由调整高度,将舌侧保持器控制在预先设计位置,并能够通过夹持后的稳定操作保证舌侧保持器与牙面相贴合,减少了对医生经验的依赖和舌侧保持器粘接后的修整,操作便捷,节省椅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舌侧保持器粘结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保持是为了巩固正畸治疗完成后的疗效、保持牙位于理想的美观及功能位置而采取的措施,现今,临床上维持牙齿矫治后稳定的方法便是在正畸治疗结束后让患者佩戴保持器。在矫正完牙齿,拆除矫治器后,由于牙齿在新的位置上还不稳定,通常需要戴上保持器以保持牙齿在牙槽骨中的新的位置,保证牙周膜和牙槽骨的改建。
保持器分为活动保持器和固定保持器。活动矫治器是现今使用最广泛的矫治器,其缺点是体积较大,影响咬合和美观,未成年人患者若依从性不够,很难保证足够时间的佩戴,且较易损坏,清洁和携带不便。固定保持器主要固定于前牙舌侧以保证美观要求,临床上常简称为“舌侧保持器”。
对于一些配合不佳、复发可能性较大的病人,临床通常会选择使用舌侧保持器达到更佳的保持效果,尤其关闭牙列缝隙的患者常需长期甚至终身保持,因此舌侧保持器在临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舌侧保持器的优势是可直接粘结固定在切牙、侧切牙、尖牙的舌隆突上,患者无法自由去除,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不高,保证了保持尤其是牙列间隙患者保持的可靠性,并且体积较小,无需取下清洁,使用方便,因此舌侧保持器应用越来越广泛
舌侧保持器根据材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弯制的金属材质麻花丝形态的舌侧保持器,另一类是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制作的舌侧保持器,其材质柔软,可与牙面完全贴合,形态易修整。目前已逐渐替代麻花丝舌侧矫治器的使用。粘结以上两种舌侧保持器的技术要求有:舌侧保持器需要对称粘结,通常的情形为粘结左右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等共2-8颗牙的舌侧面。粘接前定位时要求舌侧保持器高度一致,咬合时上下牙无咬合干扰,不对牙龈造成不良压迫,必要时末端还可粘接在窝沟中。
舌侧固定保持器的准确定位粘结是影响保持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现有的定位舌侧保持器的主要方法、医用工具及缺陷如下:
1、直接定位固定:多用于牙位较少的情况,使用口镜镊子持针器等工具在口内直接定位,常用手按压固定,粘接。此方法定位不准确,固定不牢固,粘接时易发生偏差。
2、皮筋定位固定:用合适尺寸的皮筋套在牙上,放上舌侧保持器后从舌侧用探针勾出皮筋绕过保持丝再套回牙上,通过调整皮筋高度定位,拉紧皮筋以固定,粘接后剪断皮筋取出。此方法操作较复杂,患者牙缝紧时调整困难,定位不够精细。
3、牙线定位固定:将数根牙线分别置于所需保持的牙间隙中,放上舌侧保持器后将牙线绕过保持器从舌侧穿至唇侧,通过拉紧牙线固定保持器,通过上下牵拉牙线调整保持器定位。此方法操作较复杂,牙线较细不易控制舌侧保持器定位,易发生滑动。
4、硅橡胶固定,将舌侧保持器口镜镊子持针器等工具在口内定位后,使用未硬化的小块硅橡胶将舌侧保持器按压固定,待硅橡胶硬固后粘接。缺陷为固定后无法再调整定位,不易检查调整咬合。
综上,现有的舌侧保持器粘结方法及医用工具的主要缺陷如下:
1、每次仅能完成单侧2-3个牙位的舌侧保持器粘结,需分次固化,椅旁操作时间较长。
2、不易控制粘结树脂的用量,常导致树脂过厚等问题,需较长时间修整。
3、隔湿困难,操作空间小,树脂易与舌侧保持器分离,浪费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龈变形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牙齿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