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0815.1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梅芳 |
主分类号: | A63B21/28 | 分类号: | A63B21/28;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主杆 辅助活动 铰链套 支撑杆 多功能体育 螺栓 变径机构 训练装置 活动座 脚板 铆合 受力 脚底板 除尘结构 零件损坏 内部零件 侧下部 上端 伸缩 两组 腿部 下端 清扫 砂石 多样性 受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主杆、铰链套、辅助活动支撑杆、活动座、蹬脚板、变径机构,固定主杆下端通过螺栓铆合安装于地面,铰链套设于固定主杆上部并通过螺栓铆合相连接,辅助活动支撑杆共设有两根且其上端分别与铰链套相连接,活动座共设有两块且通过辅助活动支撑杆固定并与固定主杆通过伸缩相连接,蹬脚板共设有两组且分别设于固定主杆左右侧下部。本发明通过设有的变径机构可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脚底板的受力面积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因受力面积过小或过大而导致腿部受伤,同时的也利用除尘结构对其内部零件进行清扫,防止砂石造成零件损坏,进而加强了设备的多样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训练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比赛、训练、教学以及群众健身活动的各种场地、场馆、建筑物、固定设施等。但是,目前这种体育训练设备存在如下缺点:
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调节蹬脚板的大小,进而导致在使用时,因受力面积过大或过小而导致脚步受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调节蹬脚板的大小,进而导致在使用时,因受力面积过大或过小而导致脚步受伤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育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主杆、铰链套、辅助活动支撑杆、活动座、蹬脚板、变径机构,所述固定主杆下端通过螺栓铆合安装于地面,所述铰链套设于固定主杆上部并通过螺栓铆合相连接,所述辅助活动支撑杆共设有两根且其上端分别与铰链套相连接,所述活动座共设有两块且通过辅助活动支撑杆固定并与固定主杆通过伸缩相连接,所述蹬脚板共设有两组且分别设于固定主杆左右侧下部,所述蹬脚板与固定主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变径机构设于蹬脚板内部并通过机关枢纽相连接,所述变径机构由动力启动结构、传动连接结构、左推动结构、变径启动结构、复位结构、除尘结构、板调节结构、机构外壳组成,所述变径机构内部以动力启动结构为中心轴呈对称结构,所述动力启动结构左部设于机构外壳左侧且其右部伸入机构外壳内中部,所述左推动结构与动力启动结构通过传动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变径启动结构左侧与左推动结构相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左上部与变径启动结构左侧相连接且其右部与变径启动结构右部相连接,所述除尘结构设于变径启动结构下部并通过推动相连接,所述板调节结构下部与变径启动结构通过推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动力启动结构由U型套杆、助力杆、限位板、杆筒、一号弹簧组成,所述U型套杆设于机构外壳左侧表面中部,所述助力杆左端与U型套杆内部通过电焊相连接且其右端伸入机构外壳内部,所述杆筒设于机构外壳内中右壁中部,所述杆筒与机构外壳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限位板与传动连接结构通过拉动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设于杆筒内部并通过一号弹簧相连接,所述助力杆右端与限位板左侧通过电焊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梅芳,未经郑梅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