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0020.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2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M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117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杆 人工智能 复苏装置 患者监控 固定板 电机 底板 活动连接有 转动杆 医疗器械技术 底板顶部 患者生命 活动连接 清醒状态 生命体征 输出轴 床体 晃动 体征 治疗 警报 刺激 监测 检测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在检测到患者生命体征不正常时,装置能发出警报,并会轻微的晃动床体,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让患者恢复到清醒状态,使得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有很好的舒适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现有的患者监控复苏装置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在患者没有生命体征之后不能及时的发出警报,没有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
传统的患者监控复苏装置,不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在检测到患者生命体征不正常时,装置不能发出警报,不会轻微的晃动床体,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没有让患者恢复到清醒状态,使得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舒适感,降低了患者的治疗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解决了患者监控复苏装置在患者没有生命体征的情况下,不能发出警报,没有给予患者一定程度刺激,对患者没有很好舒适感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并且第二活动杆远离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并且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管,两个所述弹簧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第三活动杆远离第二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定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生命体征监护仪,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腔的底部固定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控制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中央处理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控制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键。
优选的,所述床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所述床板的顶部且位于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电机和定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生命体征监护仪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对比器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对比器、报警器、电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生命体征监护仪、中央处理器和按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按键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患者监控复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