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温高稳定性温度自适应平坦化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7042.1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天红;张家顺;安俊明;钟飞;吴远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温高 稳定性 温度 自适应 平坦 补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温高稳定性温度自适应平坦化补偿装置,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温度驱动器,底板包括移动部Ⅰ、移动部Ⅱ和旋转连接轴;在移动部Ⅰ侧端设置有凸耳Ⅰ和凸耳Ⅱ,在移动部Ⅱ侧端设置有凸耳Ⅲ,凸耳Ⅰ、凸耳Ⅱ和凸耳Ⅲ相对应,在凸耳Ⅰ和凸耳Ⅲ之间、凸耳Ⅱ和凸耳Ⅲ之间分别安装有温度驱动器,且温度驱动器之间至少有一个温度驱动器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活动,至少有一个温度驱动器的两端固定;底板的膨胀系数和温度驱动器的膨胀系数不同。本发明装置采用二个或二个以上温度驱动器;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发生移动,从而补偿PLC光波导器件的温度依赖性,使其温度补偿曲线更为平坦化,并且采用至少三个旋转轴来增加其可靠性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温高稳定性温度自适应平坦化补偿装置,特别是涉及光波导芯片、器件的温度特性平坦化补偿技术,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光波导集成器件是未来光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平面光波导(PLC)是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光子集成解决方案,例如,光分路器(Splitter)、阵列波导光栅(AWG)、马赫-泽得干涉仪(MZI)、可变光衰减器(VOA)及阵列、光开关(OS)及阵列、多播交换光开关(MCS)、光可调波分复用/解复用器(VMUX)、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差分正交相称键控(DQPSK)解调器、混频器(Co-Mixer)等等功能集成器件都是基于PLC技术。在这些功能器件中,AWG、MZI、VOA、OS、MCS、DQPSK解调器都是利用双光束、多光束的干涉/衍射原理来实现的,光束间有固定的光程差。光程差主要决定于光波导的有效折射率、以及波导的几何尺寸。通常,PLC波导芯片是利用硅基二氧化硅技术制作的,二氧化硅材料的热光系数为1.01×10-5/K,热膨胀系数为0.55×10-6/K。因此,二氧化硅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波导的几何尺寸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当环境温度变化时,光束间的光程差也会随之改变,光程差的改变进而恶化器件的波长、消光比、串扰、插损等光学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解决这些器件的温度敏感性,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加热器或帕尔贴(Peltier)致冷器进行温度控制,采用温控电路使得他们处于恒温环境下,这样器件的光学性能就不会恶化。但这种方案会增加器件及系统的复杂性及运营成本。因此解决平面光波导器件的温度敏感性问题,省略温控电路,消除附加费用已经势在必行;并且,在WDM-PON等室外应用环境中,没有电源的供应,这样使用电源、带温控电路的器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另外,不使用温控电路的器件,很容易地解决了热量及电功率消耗等关键问题,从而给系统开发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所有这些显示出设计一种温度自适应补偿装置,对器件的商业化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商业化应用的器件必须满足严格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
以密集波分系统(DWDM)中广泛使用的AWG为例,其芯片材料为硅基二氧化硅,由于芯片材料的热光效应及热膨胀效应,其中心波长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典型漂移量为11pm/℃,那么室内工作环境下(-5℃到65℃),芯片的中心波长漂移量高达770pm。在100GHz信道间隔、室内工作环境下,系统要求的中心波长漂移量为±40pm。因此,产品化应用中,需要进行温度补偿,使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中心波长满足系统的要求。无源解决方案因其诸多优点,得到了普遍采用,其中美国Lightwave Microsystem公司提出的专利方案得到了商业化应用,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采用了一个温度驱动器,该方案得到的中心波长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具有抛物线形状,中心波长漂移量在要求的±40pm范围之内。但是随着AWG应用的不断推广,WDM-PON的应用要求AWG工作在室外环境(-40℃到85℃),在此温度范围内,采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心波长的温度漂移将达到60pm左右,因此,现有的技术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更宽的室外温度工作范围要求;另外,在光通信系统中,随着系统容量需求不断地提升,密集波分系统(DWDM)信道间隔也不断减小,从100GHz间隔减小到50GHz间隔,甚至是25GHz,系统对中心波长漂移要求更高,分别为±20pm和±10pm,现有的技术方案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冰壁面静压测量控制结构
- 下一篇:JP柜恒温用的制冷制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