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轿车动能转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5546.X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F03D9/11;B60T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套管 动能转化装置 电动轿车 锥齿轮 转轴 风能转化装置 发电机 新能源汽车 对流空气 风能转化 汽车行驶 固定套 环保性 活动套 液压杆 咬合 新能源 轮胎 转动 驱动 轿车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动轿车动能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拼装壳,且第一拼装壳固定安装有第二拼装壳,所述第二拼装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一拼装壳、第二拼装壳和第二套管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外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轮胎。该电动轿车动能转化装置,通过液压杆将发电机向上推动并让第二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咬合,在汽车行驶时对流空气带动第一风能转化装置和第二风能转化装置驱动发电机转动,使动能转化装置可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有效提高了新能源轿车的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轿车动能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全世界的汽车工业都面临着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这对矛盾,与此同时,有的城市甚至计划只允许在市中心使用混合动力车,这意味着厂商在开发产品时,必须保证他们的车型可以选装混合动力系统,时下,虽然各大制造商从未达成过任何共识,但已基本形成了默认的发展思路,先从混合动力入手,然后向氢动力或纯电力过渡,只有这样,汽车工业才可能有未来。
动能回收装置是新能源轿车上使用的一项新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将车身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并在轿车行驶过程中能增加轿车续航个的长度,它曾经在一级方程式赛车这样的世界顶级赛车上出现,但在量产车中普及却是从混合动力汽车开始的。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轿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由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类组成,而现有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普遍较差,且现有新能源汽车仅仅可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在汽车行驶时的所产生的空气对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使新能源汽车的能量转化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轿车动能转化装置,具备可利用汽车行驶中的空气对流发电和可提升汽车的续航能力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差和不可将行驶中的对流风转化为电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利用汽车行驶中的空气对流发电和可提升汽车的续航能力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轿车动能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拼装壳,且第一拼装壳固定安装有第二拼装壳,所述第二拼装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一拼装壳、第二拼装壳和第二套管的内部活动套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外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轮胎,所述第二套管背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套壳,且套壳的内部活动套装有滑板,所述套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一端与滑板顶部的一侧卡接,所述滑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发电机,且发电机驱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拼装壳顶端的中部活动套装有第一传动轴,且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一侧分别和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一侧咬合,所述第一套管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储能装置,所述第二套管正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套管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能转化装置,且第三套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拼装壳,所述第三套管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减震,所述第二套管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套管,所述第四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能转化装置,且第四套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拼装壳,所述第三拼装壳的一侧与第四拼装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管、第三拼装壳、第四套管和第四拼装壳的中部均活动套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外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风能转化装置和第二风能转化装置的一侧,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端面齿轮,所述第三拼装壳背面的中部活动套装有第二传动轴,且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背部的一侧与第五锥齿轮正面的一侧咬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55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