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丝织品的印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4519.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菲;陈成;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雨菲 |
主分类号: | B41F16/02 | 分类号: | B41F16/02;B41F16/00;B41F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织品 图案印刷 安装块 水槽 烘干装置 图案转印 印染装置 上端 固定有加热器 印刷 缓冲装置 收集装置 同步传送 有效减少 活化剂 平整性 烘干 夹紧 下端 整合 喷洒 契合 平整 铺设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丝织品的印染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设有缓冲装置,所述安装块的上端一侧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安装块的上端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内的底部固定有加热器。本发明实现了将丝织品和图案印刷膜进行夹紧整合,使图案印刷膜能平整的铺设在丝织品上,并方便喷洒活化剂,使图案印刷膜能完美的契合丝织品,并进行同步传送,使图案印刷膜上的图案转印到丝织品上,更能有效减少对水的污染,利用水的平整性更好的使图案转印,并能对印刷后的丝织品有效的烘干和收集,有效的提高了丝织品的印刷效率,降低浪费,有效的减低成本,结构简单,方便进行操作,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丝织品的印染装置。
背景技术
丝织品,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纺织品,或用蚕丝或人造丝编制的衣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目前,印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涂料印染,另一种则是与涂料印染相对的活性印染,活性印染就是在印染过程中不添加偶氮和甲醛,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且洗涤时不褪色不缩水。活性印染与涂料印染的区别在于活性印染的手感滑软,普通的说法就是活性印染的面料看起来像丝光棉,从正反两方面看印染的效果都很好,而涂料印染的面料手感僵硬,看起来有点像油墨画效果,不用说传统的涂料印染,即便是活性印染,印染过程对水污染都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而且在印染过程中如何才将丝织品和图案印刷膜进行夹紧整合,使图案印刷膜能够平整的铺设在丝织品上,并进行传送方便后续印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丝织品的印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丝织品的印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丝织品的印染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设有缓冲装置,所述安装块的上端一侧设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一侧设有收集装置,所述安装块的上端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内的底部固定有加热器,所述水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共同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转动辊,所述水槽的上端一侧设有隔板,且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块的上端,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的相对侧壁上端均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均安装有第三滑块,两个第三滑块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第六转动辊,其中一个第三滑槽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连接槽,且第六转动辊的一端贯穿连接槽并延伸至隔板的另一侧,所述第六转动辊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两个第三滑块的上端固定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贯穿第二开口并延伸至隔板的另一侧,且连接板位于第二锥形齿轮的上端,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二开口的顶部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杆的上端贯穿螺纹通孔并延伸至隔板的上端,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有转盘,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贯穿第二开口并延伸至第二开口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一侧固定有活化剂喷洒装置,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上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上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内的相对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二限位板,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两端均固定有承载板,其中一个承载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贯穿其中一个承载板并延伸至该承载板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下端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锥形齿轮的下端,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槽相对应,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承载板的上端,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另一侧设有输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雨菲,未经王雨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4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