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湿度传感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2046.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8 | 分类号: | F24F11/88;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处理 传感监测 数据信息传输 信号传输方式 巡逻机器人 控制系统 信号驱动 驱动 巡逻 监测控制系统 驱动控制单元 信号传输模块 周期控制单元 智能机器人 路径设定 湿度环境 数据信息 周期控制 转换模块 加湿器 机器人 室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湿度传感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涉及智能机器人及监测控制系统领域。本发明中:湿度传感监测单元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及转换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单元相联;路径设定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信息/信号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单元相联;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方式与行程驱动控制单元驱动相联;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信息传输方式与巡逻周期控制单元驱动相联;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方式与信号驱动控制单元驱动相联。本发明通过巡逻周期控制方式,保证机器人定期进行巡逻;通过信号驱动和加湿器装置,对湿度较低的房间、位置进行湿度供给,从而使得室内保持一个良好的湿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及监测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湿度传感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一般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和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1%,相对湿度过低或过高,人体都会有不适感,甚至对人体有害。在冬天,我国北方采用火炉或暖气取暖,室内空气被加热会导致室内相对湿度降低。如何有效的保障室内湿度指数达标,成为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居环境的重要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湿度传感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通过信号驱动和加湿器装置,对湿度较低的房间、位置进行湿度供给,从而使得室内保持一个良好的湿度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湿度传感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包括巡逻机器人和传感巡逻控制系统,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设有主处理控制单元;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设有湿度传感监测单元;湿度传感监测单元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及转换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单元相联;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设有路径设定控制单元;路径设定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信息/信号传输模块与主处理控制单元相联;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设有行程驱动控制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方式与行程驱动控制单元驱动相联;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设有巡逻周期控制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信息传输方式与巡逻周期控制单元驱动相联;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设有信号驱动控制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方式与信号驱动控制单元驱动相联。
其中,巡逻机器人上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数据信息传输及转换方式与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的湿度传感监测单元相联。
其中,巡逻机器人上包括行程动力装置,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的行程驱动控制单元通过信号驱动控制方式与行程动力装置相联。
其中,巡逻机器人上设有时控装置,时控装置通过信号驱动控制方式与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的巡逻周期控制单元相联。
其中,巡逻机器人上设有加湿器装置,传感巡逻控制系统内的信号驱动控制单元通过信号驱动控制方式与加湿器装置相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湿度传感监测方式,对室内环境的湿度进行有效的传感监测;通过路径设定和行程驱动控制方式,驱动巡逻机器人高效的进行室内各个房间、位置的巡逻;通过巡逻周期控制方式,保证机器人定期进行巡逻;通过信号驱动和加湿器装置,对湿度较低的房间、位置进行湿度供给,从而使得室内保持一个良好的湿度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湿度传感监测的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2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变频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 下一篇:压缩机绕组加热的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