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状四氧化三钴纳米微球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用于HMF氢解制备DMF反应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12906.2 申请日: 2018-05-03
公开(公告)号: CN108671939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李峰;董慧娟;范国利;谢仁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9 分类号: B01J23/89;B01J35/00;B01J35/02;B01J35/08;B01J35/10;B01J37/10;C07D307/36
代理公司: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代理人: 张洪年
地址: 100029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备 负载双金属催化剂 纳米微球 氢解 种花 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 分级花状结构 催化剂应用 四氧化三钴 选择性氢解 杂化催化剂 针状 表面活性 稳定性强 蒲公英 焙烧法 负载型 高分散 双金属 前体 水热 微球 催化剂 封装 还原 合成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状Co3O4纳米微球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HMF氢解制备DMF反应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封装水热‑焙烧法合成MOx‑Co3O4杂化催化剂前体,再经过还原得到高分散的具有蒲公英针状分级花状结构Co3O4微球负载型的双金属M‑Co催化剂(M‑Co/Co3O4),M=Ru,Pd,Pt,Cu,Ni。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高效HMF选择性氢解制备DMF反应中,HMF的转化率和对DMF的选择性分别可达到90%~100%和89%~100%。该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M‑Co/Co3O4,结构独特新颖,表面活性位丰富,稳定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花状Co3O4纳米微球负载的M-Co双金属(M=Ru,Pd,Pt,Cu,Ni)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催化剂用于5-羟甲基糠醛氢解制备2,5-二甲基呋喃反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5-羟甲基糠醛(HMF)是生物质转化领域重要的平台分子之一,可由生物质衍生的糖类得到。同时,HMF能被转化为多种重要的化学品,如2,5-呋喃二甲酸(FDCA)、2,5-二甲酰基呋喃(DFF)、2,5-二羟甲基呋喃(BHMF)、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DHMTHF)、以及非常有前景的液态燃料2,5-二甲基呋喃(DMF)[L.C.Gao,K.J.Deng,J.D.Zheng,B.Liu,Z.H.Zhang,Efficient oxidation of biomass derived 5-into 2,5-furandicarboxylic acidcatalyzed by Merrifield resin supported cobalt porphyrin,Chem.Eng.J.2015,270:444–449]。DMF因具有独特的性质,包括:高的能量密度、高的辛烷值和低的沸点,相比于乙醇DMF是更为合适和有前景的可再生液态燃料。

催化剂表面的几何和电子结构会对催化反应有很重要的影响[J.Anton,J.Nebel,H.Q.Song,C.Froese,P.Weide,H.Ruland,M.Muhler,S.Kaluza,The effect of sodium on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cobalt-modified Cu/ZnO/Al2O3catalystsapplied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to higher alcohols,J.Catal.2016,335:175-186]。表面缺陷很容易与反应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它的活化。因此,精细调控载体的微观结构有望实现高性能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对比单金属催化剂其独特的协同效应往往能够诱导出优良特性。除了能够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在贵金属催化剂中引入非贵金属成分还能够产生独特的活性位,它来源于两个金属之间独特的电子和几何效应。对于HMF选择性氢解制备DMF反应,氢需要选择性与羰基和羟基反应,而不能深度加氢或开呋喃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状Co3O4纳米微球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HMF氢解制备DMF反应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花状Co3O4纳米微球负载双金属催化剂是高分散的具有分级花状结构Co3O4微球负载型的M-Co双金属催化剂,其中M为Cu,Ni,Pt,Ru,Pd或Rh中的任意一种。其中M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M-Co合金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大小为2~1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