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麦秸阻燃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9825.7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洪家敏;洪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美丽真好秸秆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2 | 分类号: | B27N3/02;B27N3/08;B27N1/00;B27N3/14;C08L97/02;C08L29/04;C08K13/02;C08K3/22;C08K5/098;C08K3/32;C08K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464100 河南省信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板 阻燃 稻麦秸 粉碎颗粒 麦秸碎料 预混料 毛坯 板坯 除蜡 稻秸 制备 阻燃粘接剂 分层铺装 粉碎处理 固化处理 机械碾压 力学性能 水稻秸秆 阻燃性能 氧化钙 垫板 冷压 铺装 种稻 中和 环保 | ||
1.一种稻麦秸阻燃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预处理 对水稻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形成稻秸粉碎颗粒,对麦秸进行机械碾压并切断得到麦秸碎料,将所述麦秸碎料与氧化钙和水进行混合,得到麦秸除蜡预混料;
分层铺装 向所述稻秸粉碎颗粒中加入水溶性阻燃粘接剂进行混合,得到稻秸粘结料;向所述麦秸除蜡预混料中加入所述水溶性阻燃粘接剂进行混合,得到麦秸粘结料;将所述稻秸粘结料和所述麦秸粘结料依次交替分层铺装在铺装带的垫板上,形成板坯毛坯;
冷压固化 对所述板坯毛坯进行常温冷压、固化处理,得到稻麦秸阻燃人造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阻燃黏结剂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的:
按照质量份,首先称取硫酸镁1~2份、氯化镁0.2~1份、水2~8份、聚乙烯醇0.5~1份、硼酚合剂0.1~0.5份、氧化镁0.5~1.5份、磷酸盐0.05~0.2份、聚磷酸铵0.05~0.2份、甲酸钙0.5~2.0份;然后将称取的所述氯化镁、所述聚乙烯醇和水进行混合制得基础溶液;将所述基础溶液与称取的所述硫酸镁、所述硼酚合剂、所述氧化镁、所述磷酸盐、所述聚磷酸铵和所述甲酸钙进行混合,制得所述水溶性阻燃黏结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磷酸氢钙、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预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水稻秸秆进行粉碎处理,形成直径为0.01mm~3mm的所述稻秸粉碎颗粒;将麦秸进行机械碾压并切断得到长度为5mm~50mm所述麦秸碎料,向所述麦秸碎料中加入占所述麦秸碎料质量8%~10%的氧化钙和占所述麦秸碎料质量10%~15%的水进行搅拌混合,得到麦秸预混料;将所述麦秸预混料倒入反应池进行反应1h~1.5h,制得所述麦秸除蜡预混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铺装的步骤包括:
按照100kg所述麦秸除蜡预混料中加入15kg~20kg所述水溶性阻燃粘接剂的比例,将所述麦秸除蜡预混料与所述水溶性阻燃粘接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所述麦秸粘结料;按照100kg所述稻秸粉碎料中加入20kg~25kg所述水溶性阻燃粘接剂的比例,将所述稻秸粉碎料与所述水溶性阻燃粘接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所述稻秸粘结料;
将所述稻秸粘结料和所述麦秸粘结料依次交替分层铺装在铺装带的垫板上,形成所述板坯毛坯;其中,第一层铺装所述稻秸粘结料、第二层铺装所述麦秸粘结料、第三层再铺装所述稻秸粘结料,且第一层中的所述稻秸粘结料总质量占所述板坯毛坯质量的15%~20%,第二层中的所述麦秸粘结料总质量占所述板坯毛坯质量的60%~70%,第三层中的所述稻秸粘结料总质量占所述板坯毛坯质量的15%~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固化的步骤包括:将铺装在垫板上的板坯毛坯连同所述垫板送入第一台冷压机中,在常温状态下对其进行预压,将多块预压后的板坯连同所述垫板叠放在压力锁定机具中,将内部堆叠有多块预压后的板坯的所述压力锁定机具送入第二台冷压机中进行压制并锁定所述压力锁定机具以保持压力,将所述压力锁定机具退出第二台冷压机,然后在常温状态下进行24h~48h固化处理,最后解锁所述压力锁定机具,得到所述稻麦秸阻燃人造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压固化的步骤还包括对所述稻麦秸阻燃人造板进行干燥、修边、砂光等分步骤。
8.一种稻麦秸阻燃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美丽真好秸秆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阳美丽真好秸秆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98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竹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改性液体石蜡的环保纤维板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