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纯度和高压容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8979.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钟光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望江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1M3/3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3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同时 检测 气体 纯度 高压 容器 气密性 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纯度和高压容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内衬密封步骤:将内衬抵紧在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之间;输气步骤:打开压力控制阀,高压容器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内衬、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气体纯度检测步骤:下密封盖上的气体纯度检测器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纯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控制器;内衬多工位检测步骤: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输出轴带动下密封盖和内衬同步地多工位旋转,实现对内衬的多工位检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气体纯度检测方法不能同时检测气体纯度和高压容器气密性的问题,主要用于对高压容器内高纯气体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纯度和高压容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精密冶金、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对电子级气体、特种气体及标准气体等高纯气体(纯度在99.99%以上)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不断增高;现阶段国内储存高纯气体充装和储运时多选用高压容器。这类高压容器一般包括金属外壳和内衬,内衬一般为2~3mm的金属薄壁筒状,内衬设于金属外壳内并与金属外壳过盈配合,金属外壳可保证其能承受高压,而内衬可以保证其气密性。
但是在高压容器在储存气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掺入一些杂质到气体中,对气体造成污染,高压容器内的污染包括渗透、吸附与化学作用等,以及高压容器内部的光洁和干燥程度,也会对气体质量和纯度有直接影响,气体受污染后,气体纯度下降,使其质量低于指标要求;因此,为保证高压容器内气体的纯度和质量,需要对气体纯度进行检测,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气体再次受到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纯度和高压容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气体纯度和高压容器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内衬密封步骤:将内衬放置到下密封盖上,控制压紧气缸下移,直至上密封盖与内衬接触并将内衬抵紧在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之间;
输气步骤:打开压力控制阀,高压容器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内衬、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形成的密闭空间内;
气体纯度检测步骤:下密封盖上的气体纯度检测器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纯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控制器,当控制器对比出测量结果小于预设气体纯度值时,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
内衬多工位检测步骤: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输出轴带动下密封盖和内衬同步地多工位旋转,并在每个工位停留预设时间,当内衬停留在一个工位上存在漏气的现象时,则执行S1;当内衬停留在一个工位上不存在漏气的现象时,则循环执行S2;
S1:与内衬外表面贴合的弧形气囊在泄露的高压气流的冲击下向内凹陷形成向内的突起,产生形变的弧形气囊向下膨胀,弧形气囊带动其底部的触碰杆下移,当触碰杆触碰到触碰开关后,触碰开关触发红外测距传感器启动和电机关闭,红外测距传感器竖直向上发射红外信号,红外信号穿过弧形气囊底部传送至弧形气囊向内的突起处时,遇到反射层后竖直向下反射,红外测距传感器接收反射的红外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射的红外信号计算红外信号反射位置的高度;
S2:在延时模块延时预设时间结束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输出轴带动下密封盖和内衬同步地转动至下一个工位。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与现有的气密性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将高压容器内的气体向外抽出进行纯度检测,避免伸进高压容器内检测而对高压容器内的气体造成污染,在对气体纯度检测分析时,能够同时检测内衬是否存在漏气,并且利用高压容器内的气体进入到内衬、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对内衬进行检测,模拟了内衬实际应用时的环境,提高内衬检测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望江气体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望江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堵结构和透析器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气/液共用多通道试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