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寻车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8510.0 | 申请日: | 2018-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梁;李婧;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G06Q20/14;G06Q20/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位 编号信息 扫描模块 寻车系统 控制模块 二维码 请求控制 客户端 涂印 耦接 扫描 发送 响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寻车系统,用于获取车辆所停的停车位的编号信息,所述寻车系统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停车位二维码,所述停车位二维码涂印于该停车位上并指示该停车位的所述编号信息;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扫描模块耦接,用于接收扫码请求并响应于该扫码请求控制该扫描模块开启以获取该编号信息,并将该编号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寻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寻车系统及其寻车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数量庞大,停车位数量也随之增多。特别是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酒店、小区等等,为了节省地面面积,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通过增设地下停车库来满足停车需求。紧随而来的是在空间大、面积广、格局复杂、光线差、信号差的地下停车场,车主要快速找到自己的车辆,成了一件很费时麻烦的事情。现有的寻找车辆的方法,其中之一是通过车辆GPS定位来找寻车辆,但此方法需要很强的信号和配合事先录入的许许多多的地下车库地图,实现起来比较麻烦。另外一种方法是,在地下停车场的每个停车位前都安装摄像头,在车辆停入该停车位后,会自动拍照,然后传给后台服务器,来帮助用户找寻车辆,此方法硬件成本太高,实现起来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同时,由于人员密集,一些停车场的人员流动性大,在过杆付费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浪费时间且容易产生摩擦,不利于车主的消费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停车场寻车困难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寻车系统,通过在每个停车位上设置二维码,该二维码可包含该停车位的编号信息,通过安置在车辆上扫描模块来识别该二维码从而获取该停车位的编号信息并将该编号信息反馈至车主的移动客户端,从而使得车主可以获知车辆所停的停车位编号。为解决上述停车费结算时耗时较长的问题,该寻车系统的所述停车位的二维码还可以包括支付链接,车辆扫描该二维码后,车主的移动客户端还可收到支付链接的信息,让车主能够在手机上完成快捷支付,从而节省了停车费结算的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寻车系统,用于获取车辆所停的停车位的编号信息,所述寻车系统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停车位二维码,所述停车位二维码涂印于该停车位上并指示该停车位的所述编号信息;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扫描模块耦接,用于接收扫码请求并响应于该扫码请求控制该扫描模块开启以获取该编号信息,并将该编号信息发送至客户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寻车系统还包括:车联网云服务器,用于与所述客户端通信;以及T-Box模块,所述T-Box模块与所述车联网云服务器通信,并与该控制模块耦接;所述客户端用于输入扫码请求并响应于该扫码请求发送车牌信息至所述车联网云服务器,所述车联网云服务器根据该车牌信息发送该扫码请求至该车牌信息对应的车辆的T-Box模块,所述T-Box模块将该扫码请求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该扫码请求获取了该编号信息后将该编号信息发送至所述T-Box模块,所述T-Box模块将该编号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联网云服务器,所述车联网云服务器再将该编号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寻车系统还包括:人机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耦接,用于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扫码请求。
更进一步地,所述人机接口为该车辆的中控触摸屏上的触屏按键。
更进一步地,所述寻车系统还包括:照明灯,用于照亮所述停车位二维码以便于所述扫描模块扫描;以及车身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述扫码请求发送照明信号至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耦接,并响应于所述照明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灯开启。
更进一步地,所述停车位二维码还指示停车费支付链接的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扫描模块扫描该停车位二维码后获取该停车费支付链接的信息,并将该停车费支付链接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以便于进行快捷支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