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7787.1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1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蒙;徐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长沙力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沙灌钻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10006***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采集模块 主控制模块 驱动模块 数据采集装置 岩土热物性 电源模块 测试系统 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连接 远程传输 采集 反馈 | ||
1.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信模块、数据采集装置;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驱动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驱动模块、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主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地埋U形管、循环水管、循环水泵、加热器、截止阀、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所述地埋U形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水管连接,所述循环水泵、截止阀、加热器从地埋U形管的出水口端向进水口端依次与循环水管串联连接;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口端、进水口端分别连接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所述驱动模块与循环水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截止阀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至少一路继电器RL1、晶体管Q1、晶体管Q2;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继电器RL1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继电器RL1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晶体管Q2的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3一端、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口IO1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口IO2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还连接有二极管D3、电阻R2、极性电容C1;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继电器RL1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加热器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RL1为双稳态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支持ZigBee模块、BLE模块、Z-Wave模块其中任一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岩土热物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RL1的输出端与循环水泵8、加热器3连接,所述继电器RL1的输入端与市电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长沙力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沙灌钻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南大学;长沙力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长沙灌钻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77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