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抗压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7436.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宗妮;王聘;杨振翔;葛天航;薛勇;王建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协正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7/00;C08L27/18;C08K13/04;C08K7/14;C08K3/22;C08K3/34;C08K3/30;C08K5/20;C08K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邝溯琼 |
地址: | 23935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抗压 塑料 聚氯乙烯树脂 塑料制造技术 聚四氟乙烯 聚酰胺树脂 三氧化二铝 玻璃纤维 充分混合 二硫化钼 二氧化钛 抗压性能 塑料材质 优良性能 增强塑料 制作工艺 注塑成型 氮化硅 分散剂 偶联剂 塑化剂 原有的 重量份 注塑机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抗压塑料,涉及塑料制造技术领域。所述耐磨抗压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60‑80份、聚酰胺树脂40‑50份、聚四氟乙烯4‑8份、玻璃纤维16‑24份、二氧化钛6‑12份、氮化硅1.6‑2.4份、三氧化二铝4‑10份、二硫化钼1.5‑2.5份、偶联剂1.7‑2.4份、塑化剂0.8‑1.6份、分散剂1.2‑2份;将上述原料充分混合搅拌,再于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即可制得,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并且在保证塑料材质原有的优良性能外,提高了塑料的耐磨抗压性能,增强塑料的耐久度,扩大其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压塑料。
背景技术
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物,是现代人们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作为轻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塑料行业,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有新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总额在轻工19个主要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8%,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从合成树脂、塑料机械和塑料制品生产来看,都显示了中国塑料工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塑料具有质量轻、噪音低、耐腐蚀及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塑料在很多场合已经取代金属材料,并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塑料耐磨损性能较差,现有的耐磨损塑料大多是在其中添加无机纤维等增强材料,但是耐磨性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甚至由于某些物质的添加而影响塑料原有的优良性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抗压塑料,本发明在保证塑料材质原有的优良性能外,提高了塑料的耐磨抗压性能,增强塑料的耐久度,扩大其应用范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耐磨抗压塑料,所述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60-80份、聚酰胺树脂40-50份、聚四氟乙烯4-8份、玻璃纤维16-24份、二氧化钛6-12份、氮化硅1.6-2.4份、三氧化二铝4-10份、二硫化钼1.5-2.5份、偶联剂1.7-2.4份、塑化剂0.8-1.6份、分散剂1.2-2份。
优选的,一种耐磨抗压塑料,所述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65-75份、聚酰胺树脂42-48份、聚四氟乙烯5-7份、玻璃纤维18-22份、二氧化钛8-10份、氮化硅1.8-2.2份、三氧化二铝6-8份、二硫化钼1.7-2.3份、偶联剂1.9-2.2份、塑化剂1-1.4份、分散剂1.4-1.8份。
优选的,一种耐磨抗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70份、聚酰胺树脂45份、聚四氟乙烯6份、玻璃纤维20份、二氧化钛9份、氮化硅2份、三氧化二铝7份、二硫化钼2份、偶联剂2份、塑化剂1.2份、分散剂1.6份。
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类偶联剂。
所述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
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酰胺。
所述耐磨抗压塑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混合加入搅拌机中加热至200-300℃,在600-800r/min的转速下搅拌20min;
(2)将玻璃纤维、二氧化钛、氮化硅、三氧化二铝、二硫化钼和分散剂混合后倒入搅拌机中,调整转速至1000-1200r/min,搅拌10-15min;
(3)继续向搅拌机中加入偶联剂和塑化剂,调整转速至200-400r/min,搅拌15-20min后得混合物料;
(4)将上述混合物料冷却至40-50℃,倒入成型机,制成本发明塑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抗压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协正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协正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7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环保型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增强型塑料五金的构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