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005.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禹芝文;翟德勤;刘学武;张敏;陈士强;周小国;霍磊;王献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湖污水 罐体 净化罐 体内 预处理 絮凝沉淀 排出 筒体 连通 排水管 排出管 溢流管 有效地 泥浆 污泥 沉淀 清水 上层 底部连通 污水浊度 浊度降低 加药管 排出罐 絮凝 引入 | ||
1.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设于所述罐体内且用于将河湖污水引入所述罐体的底部的筒体、与所述筒体的连通且用于向所述筒体内输送河湖污水的溢流管、与所述溢流管连通且用于添加絮凝药剂以使得所述河湖污水在所述罐体内絮凝沉淀的加药管、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连通且用于将沉淀在所述筒体的底部的污泥排出的泥浆排出管以及与所述罐体的顶部连通且用于排出所述罐体内经絮凝沉淀后的上层清水的排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呈开口状,所述罐体的开口端内侧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溢流槽,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溢流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减缓所述河湖污水的水流的反射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筒体的底端相连;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反射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部倾斜分布有多个斜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斜管的倾斜角度设为58~62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斜管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斜管的横截面呈蜂窝状分布。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设于所述罐体的中心;所述筒体包括与所述罐体的内壁平行设置的竖直筒段以及与所述竖直筒段连接的扩口筒段,所述扩口筒段由所述竖直筒段朝向所述罐体的底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端设为倒锥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河湖污水预处理净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排出管连接有集泥池,所述排水管连接有清水池,所述泥浆排出管与所述集泥池之间设有用于将沉淀在所述罐体内的污泥输送至所述集泥池中的泥浆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0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