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角滤波的局部倾斜叠加波束形成偏移假频压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2643.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帮玉;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形成 滤波 叠加 数据域 偏移 时域 压制 地震数据 滤波操作 滤波算子 权重系数 数据变换 速度模型 压缩存储 慢度 频域 地表 更新 | ||
1.基于三角滤波的局部倾斜叠加波束形成偏移假频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给定的三维叠前反射数据u(xs,ys,xr,yr,t),对数据划分形成超道集
其中,xs,ys分别是炮点在联络线和主测线方向上的位置坐标,xr,yr分别是检波点在相应方向上的位置坐标,t是时间坐标,分别是每一道数据相对于超道集中心位置的局部相对坐标,分别是超道集炮点中心位置坐标,分别是超道集检波点中心位置坐标;
(2)对形成的超道集进行坐标变换,变换后的超道集利用局部中心点局部偏移距坐标表示为其中,Δhx和Δhy分别表示局部偏移距,Δmx和Δmy分别表示局部中心点坐标;
(3)对坐标变换后的超道集进行部分正常时差校正,消除局部偏移距Δhx和Δhy的影响,得到部分NMO后的超道集数据
(4)对NMO后超道集进行因果和反因果积分后,进行时移叠加即可实现带反假频效果的倾斜叠加波束形成结果u(pmx,pmy,τ);pmx,pmy为中心点射线参数(pmx,pmy)的x分量和y分量,τ是倾斜叠加的截距时间;具体过程为:
(1)对部分正常时差校正后的超道集数据进行因果积分和反因果积分,得到
(2)对给定的中心点射线参数(pmx,pmy),计算倾斜叠加时移量t_shift=pmxΔmx+pmyΔmy;
(3)对给定的中心点射线参数(pmx,pmy),计算反假频滤波算子时移量以及归一化因子α=(k+1)2,其中,最大频率dt是时间采样间隔,dx和dy分别是联络线和主测线方向上的空间采样间隔,wx和wy是引入的反假频权重系数,分别控制联络线和主测线方向上反假频量;
(4)对利用偏移倾斜叠加时移量和反假频滤波算子时移量,累加至倾斜叠加结果
其中,τ是倾斜叠加的截距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角滤波的局部倾斜叠加波束形成偏移假频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坐标变换为
Δhx=Δxr-Δxs,Δhy=Δyr-Δys
式中,Δhx和Δhy分别表示局部偏移距,Δmx和Δmy分别表示局部中心点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角滤波的局部倾斜叠加波束形成偏移假频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部分正常时差校正采用如下公式进行
此公式表示需将超道集地震道(Δhx,Δhy)处t(Δhx,Δhy)时刻波场平移至使该地震道数据等效为由定义的偏移距接收数据;表示中心点为处的RMS速度,t0表示零偏移距时间;其中坐标和是由超道集中心的源-检波器坐标转换为偏移距-中心点坐标,定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