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温度检测发酵桶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00176.4 申请日: 2018-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8606302A 公开(公告)日: 2018-10-02
发明(设计)人: 谢秩勇 申请(专利权)人: 绵阳三和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27/50 分类号: A23L27/50;G05D23/19;C12M1/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21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底部温度传感器 温度检测模块 数据处理器 缸体中部 温度检测 发酵桶 缸体 显示器 显示器设置 底部表面 计算处理 人工调节 数据发送 温度数据 显示数据 内表面 台电 酱油 采集 发送 制作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度检测发酵桶,包括缸体、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数据台、温度传感器、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设置在缸体中部内表面的中部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缸体底部表面的底部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部温度传感器、底部温度传感器均与数据台电连接;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数据台上,用于显示数据台发送的数据。所述中部温度传感器、底部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缸体中部以及底部的温度,并将该温度的数据发送到位于数据台中的数据处理器中,通过数据处理器的计算处理,在显示器显示出可被工作人员识别的温度数据,从而人工调节环境温度,以确保正确的酱油制作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缸,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温度检测发酵桶。

背景技术

酱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质和淀粉质。植物性蛋白质便取自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溶剂浸出油脂后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饼、蚕豆代用,传统生产中以大豆为主;淀粉质原料普遍采用小麦及麸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传统生产中以面粉为主。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曲霉在曲料上充分生长发育,并大量产生和积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在发酵过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产生鲜味;谷氨酰胺酶把万分中无味的谷氨酰胺变成具有鲜味的俗谷氨酸;淀粉酶将淀份水解成糖,产生甜味;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能将细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淀粉酶水解等更彻底。同时,在制曲及发酵过程中,从空气中落入的酵母和细菌也进行繁殖并分泌多种酶。也可添加纯粹培养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产生适量乳酸,由酵母菌发酵生产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曲霉的代谢产物等所生产的醇、酸、醛、酯、酚、缩醛和呋喃酮等多种成分,虽多属微量,但却能构成酱油复杂的香气。此外,由原料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经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经典霉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类黑素,使酱油产生鲜艳有光泽的红褐色。发酵期间的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鲜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与盐水的咸味相混和,最后形成色香味和风味独特的酱油。

在制作酱油时,无论是在在制曲还是发酵,都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湿度,温度的把控尤其重要,检测发酵缸或是制曲器的温度,通常靠外部的温度计等手段,这种方法简陋且不精确,可能因为一些人为的主观因素导致控温不准确,最终导致产出的酱油不合格,所以急需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温度测量不准确、不全面,提供一种用于温度检测发酵桶,从内部全方位测量温度,提高准确度,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温度检测发酵桶,包括缸体、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数据台、温度传感器、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设置在缸体中部内表面的中部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缸体底部表面的底部温度传感器,所述中部温度传感器、底部温度传感器均与数据台电连接;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数据台上,用于显示数据台发送的数据。所述中部温度传感器、底部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缸体中部以及底部的温度,并将该温度的数据发送到位于数据台中的数据处理器中,通过数据处理器的计算处理,在显示器显示出可被工作人员识别的温度数据,从而人工调节环境温度,以确保正确的酱油制作温度,提高合格率和高品质酱油的出产;由于酱油的制作需要微生物作用,发酵时往往会产生热量,如果环境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微生物菌群的死亡,通过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可以避免温度采集不准确;数据台可采用外接电源或是电池供电,且数据台自带开关,可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显示器以及数据台本身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口部设置有防溢圈。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底部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基座的形状为矩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三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三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0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