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8090.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7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翠芳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22;B22D17/26;B22D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均热结构的压铸机,包括:机座、前板、中板、后板、合模驱动机构、射料组件、哥林柱,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哥林柱中部滑动配合,通过配置上述的均温热管,使得滑动孔孔壁的温度大致均匀,减少压铸时温度对滑动孔的影响,保证滑动孔与哥林柱之间的配合,滑动流程,磨损均匀,延长使用的寿命;且,机座中部设置有与中板对应的承托机构,承托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及能够由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移动的升降台,通过所述承托机构能够承托支撑中板,以便于在压铸机停机如工厂下班或长途运输或封库存时,对中板进行临时支撑,减少中板对哥林柱的压力防止哥林柱变形,保证中板与哥林柱直接的正常滑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领域,特别是一种压铸机。
背景技术
压铸机的中板一般为悬空结构,其需要通过哥林柱进行支撑,由于中板及设置在中板上的移动模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在压铸机停机后,如工厂下班或长途运输或封库存时,中板对哥林柱的力集中在某一固定端,这就会极易的造成哥林柱变形,影响后续使用中中板的滑动性能。
压铸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中板上设置模具且成型时温度较高,极易造成滑动孔两端的温度不均匀,由于热胀冷缩,这样就使得滑动孔与哥林柱之间的配合不均匀,滑动时不流畅且磨损不均匀,降低使用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中板均热结构及支撑结构的压铸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包括
机座;
前板,所述前板设置在机座前端,在前板上设置有固定模;
中板,所述中板滑动设置在机座中部,在中板上设置有移动模,所述中板上设置有滑动孔;
后板,所述后板设置在机座后端;
合模驱动机构,所述合模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中板靠近或远离前板移动从而实现合模或分模作业;
射料组件,所述射料组件设置在前板上并能够对固定模的模腔注入铸液;
哥林柱,所述哥林柱两端分别连接至前板和后板,所述哥林柱中部与中板上的滑动孔滑动配合;
所述机座中部设置有与中板对应的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一设置在机座上的升降驱动机构及能够由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升降移动的升降台,通过所述承托机构能够承托支撑中板;
所述中板配置有与滑动孔对应的均温热管,所述均温热管螺旋环绕滑动孔设置。
所述中板配置有与哥林柱对应的均温套筒,所述滑动孔设置在均温套筒上,所述中板开设有与均温套筒外壁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均温热管嵌装在均温套筒外壁内。
所述均温热管的首尾两端连接至一制冷装置。
所述均温热管的首尾两端连接至一加热装置。
在中板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对哥林柱形成支撑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及设置在支撑脚一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脚的另一端连接至中板上,所述支撑部抵靠在哥林柱下侧。
所述哥林柱包括中部光轴及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在中部光轴两端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前板或后板外露并与一固定螺母配合。
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哥林柱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固定螺母对应的一侧开口为喇叭口结构,所述固定螺母上设置有与所述喇叭口结构匹配凸出结构。
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中部光轴的外径,在通孔与固定螺母相反的一侧设置有与中部光轴匹配的滑动导套,使得通孔中部与中部光轴之间形成一密封的润滑油腔,在前板和后板上分别设置有连通至润滑油腔的注油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翠芳,未经黄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8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卧式冷室压铸机
- 下一篇:一种压铸喷雾取件切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