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纤支座研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7860.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伟;陈志;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27 | 分类号: | B24B37/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纤 研磨 支座材料 抛光 定轴 去除 机械运动 光纤固定 回波损耗 研磨夹具 支座装配 工作端 划切机 上开槽 研磨料 崩边 镀膜 减小 磨抛 塌边 圆角 相交 转动 光纤 平整 加工 配合 检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纤支座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支座条加工:给尾纤支座材料镀膜,用划切机在尾纤支座材料上开槽,得到支座条;S2、定轴:将定轴光纤固定在所述支座条内;S3、尾纤支座磨抛:将尾纤支座装配在研磨夹具中,按照设定角度和设定研磨去除量对尾纤支座的端面进行研磨,对研磨后的端面进行抛光,检查抛光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整个研磨过程中,在研磨料的作用下,重力配合转动作周期性机械运动,研磨去除量更为精准,确保整个工作端面的平整,以及与尾纤工作面相交不会出现圆角、塌边、崩边,从而进一步降低光纤的损耗,也减小了器件的回波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尾纤支座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LiNbO3晶体具有非常大的线性电光系数,在400nm~4500nm的光波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大的透过率,且晶体生长工艺成熟,价格便宜,是集成光学多功能芯片的最佳选择。这种器件利用了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具有响应快(电光响应时间为10-15ms量级)、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且利用了其最大的线性电光系数r33(=30.8pm/V),因此引入LiNbO3集成光学多功能芯片是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
在集成光学光纤陀螺多功能芯片的制作上,需要将已制作完好光波导、电极的LiNbO3芯片与光纤精确对准粘接起来,因为只有LiNbO3芯片与光纤准确连接后,依靠光纤才能方便完成光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也才能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功能。
目前的工艺是LiNbO3芯片与尾纤支座耦合时确保LiNbO3芯片的切向与波导晶片的切向相同。最后将尾纤与波导耦合,采用UV光固化环氧树脂粘合剂固定,LiNbO3晶体与光纤间的化学粘接连接强度相当于机械连接。保证光纤与LiNbO3芯片波导的耦合损耗最小,并且降低回波损耗。而在尾纤的研磨时,经过切割的支座是非常粗糙的,并且光纤端面与光纤轴向垂直,而为了降低背向反射工艺要求成15°角。因此需要直接对尾纤支座端面进行研磨抛光,研磨抛光的端面必须与光纤具有一定角度关系,同时由于光纤粘贴于支座表面一侧并有一半裸露在外,容易造成抛光面与光纤端面相交出现圆角、塌边、崩边等,影响波导的耦合损耗,也增大了器件的回波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尾纤支座研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尾纤支座研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支座条加工:给尾纤支座材料镀膜,用划切机在尾纤支座材料上开槽,得到支座条;
S2、定轴:将定轴光纤固定在所述支座条内;
S3、尾纤支座磨抛:将尾纤支座装配在研磨夹具中,按照设定角度和设定研磨去除量对尾纤支座的端面进行研磨,对研磨后的端面进行抛光,检查抛光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按照设定角度和设定研磨去除量对尾纤支座的端面进行研磨具体包括:
按照设定的角度施加力,在研磨料的作用下,重力配合转动作周期性机械研磨,实时检测研磨去除量,当达到设定的研磨去除量时停止研磨。
优选的,所述施加力的过程具体通过可调压力的压力块向下施力来实现。
优选的,所述研磨夹具包括底座和都设于底座上的靠背件、支架和止块;所述支架设有多个,多个支架并排固定于所述靠背件和止块之间,并且离靠背件最近的支架与靠背件固定连接;还包括盖板,与所述支架的上端配合连接,用于夹住尾纤支座,所述支架和盖板夹住尾纤支座的内侧壁都设有至少两个垫片。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尾纤支座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7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弧摆动平面研磨装置
- 下一篇: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用等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