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污染物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7610.8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义诚;吴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俊楠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电化学 修复 场地 污染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内管、多孔套管、导线、电极和外部电源,多孔内管套接在多孔套管内,多孔内管和多孔套管之间装有接种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电极,导线连接电极和外部电源的负极,且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为希瓦氏菌或地杆菌;
该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电极浸入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培养物中培养,装入多孔内管和多孔套管之间,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培养基通过多孔内管加入,培养基通过多孔内管的微孔进入多孔套管内的电极,电极表面生长的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生长繁殖;
步骤二:接种好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装置插入填埋于待修复的土壤,并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负极相连,外部电源正极通过导线直接接入待修复的污染场地;
步骤三:通过电极和导线从外部电源获得电子,通过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重金属还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和内管盖,阀门安装在多孔套管的底部,内管盖覆盖在多孔内管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内管为热塑性塑料管或热固性塑料管,多孔套管为热塑性塑料管或热固性塑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电源为蓄电池、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和生物电源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的材料为炭化的植物组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的材料为炭化的丝瓜络或柚子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场地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线为钛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76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