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非金属工装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7414.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博;李力;罗建宏;彭兴体;谢晓亮;谢晓兰;王晨;王彬;张磊;邓兴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99/00 | 分类号: | B29D9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23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制作 耐高温 树脂型面 整体基体 纵向筋板 框板 成型 耐高温树脂 工装制作 过渡工装 生产环境 数控加工 制造周期 返修率 易变形 糊制 加温 拼装 塑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高温非金属工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工装框板,内部横纵向筋板和型面;拼装制作好的工装框板,内部横纵向筋板和型面,制作工装整体基体;在制作的工装整体基体上手工塑制耐高温树脂,形成树脂型面层;最后数控加工树脂型面层。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现有耐高温非金属工装制作中出现的制造周期长、需要过渡工装、手工糊制精度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脏乱,并且成型后的工装在经历多次加温成型后易变形,返修率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类工艺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非金属工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航空主机厂非金属工艺装备制造均采用纤维布手工逐层铺贴成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制造周期长、需要过渡工装、手工糊制精度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脏乱,并且成型后的工装在经历多次加温成型后易变形,返修率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情况,为了解决现有耐高温非金属工装制作中出现的制造周期长、需要过渡工装、手工糊制精度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脏乱,并且成型后的工装在经历多次加温成型后易变形,返修率高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快捷、安全、精确的耐高温非金属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利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非金属工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工装框板,内部横纵向筋板和型面;
拼装制作好的工装框板,内部横纵向筋板和型面,制作工装整体基体;
在制作的工装整体基体上手工塑制耐高温树脂,形成树脂型面层;
最后数控加工树脂型面层。
本发明的方法还可包括在制作工装整体基体之后,对型面进行数控加工的步骤。
其中工装框板,内部横纵向筋板和型面是采用泡沫铝制作的。
其中所述耐高温树脂是耐高温环氧树脂。
本发明首先用泡沫铝制作工装框板,以及内部横纵向筋板,制作整体基体,然后在基体上塑制耐高温树脂,最后数控加工树脂型面层。与现有的常规纤维布手工逐层铺贴成型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去除了现有工艺方案中采用玻璃布分层糊制工序,极大的缩短了高温类非金属工装的研制周期。
2、本发明在制作过程中,无需制作过渡工装,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一套过渡工装成本。
3、本发明通过制作横纵向筋板,然后进行手工拼接,操作简单,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4、本发明采用数控加工工装型面,相对于现有工艺方法采用过渡工装翻制,手工修补打磨,提升了工装型面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意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拼装后的工装基体;
图2示意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在拼装后的工装基体上塑制耐高温树脂型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意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拼装后的工装基体。如图1所示,将利用泡沫铝数控加工完成后的厚度δ为10mm的工装框板1,以及厚度δ为10mm的内部横纵向筋板进行组装;各筋板之间用普通环氧树脂、钉子连接固定,并且在框板内侧用普通树脂制出R10mm圆角,用于加强。待框板与横纵向筋板连接牢固后,在整体的框架表面上用普通树脂、钉子安装厚度δ15mm的泡沫铝型面2,从而完成泡沫铝工作整体基体的制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7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轮胎翻新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配件用挤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