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V采样算法的老旧小区机动车车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5230.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燕;徐欢欢;熊国良;刘越坤;黄祎杨;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v 采样 算法 小区 机动车 车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V采样算法的老旧小区机动车车库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车库终端和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框架;地基框架;一层通车板,设置于车库框架底部;电梯,用于带动车辆在X、Y、Z方向上移动;停车板,设有多个,分布设置于车库框架内,且位于电梯的一侧或两侧;电梯升降机构,设置于地基框架内;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车库框架内实时状态;所述车库终端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时,根据检测机构传送的车库框架内实时状态,采用UV采样算法控制电梯和电梯升降机构动作,实现车辆的入库或出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小区的车位有限问题实现了建造多车位、智能化、安全性车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UV采样算法的老旧小区机动车车库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经济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停车状况的尴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慨“买车容易养车难、停车更难”。小车白天在路上颠簸,晚上主人回了家爱车却常常找不到“窝”,除了公共停车位的匮乏,小区停车难也成了很多业主的心病。
私家车的渴望与国家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汇成了迅猛发展的滚滚车流,仿佛在不经意间,停车问题却与不尽如人意的交通危机一起,将这个城市撞了个措手不及。
有车就有行,有行必有停,随着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买车家庭的不断增加,以及“一户数车”现象的出现,居住小区的车位紧缺就成了一个令人挠头的顽症。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静态交通(车辆停放状态)问题,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车辆行驶状态)而存在的一种交通形态,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种车辆的不断增加,对停车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城市里就会出现停车难的一系列问题。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辆平均增长速度在15%-20%,而同时期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的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UV采样算法的老旧小区机动车车库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UV采样算法的老旧小区机动车车库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车库终端和立体车库,所述车库终端分别连接移动终端和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
车库框架,设置于地面上;
地基框架,设置于地下;
一层通车板,设置于车库框架底部;
电梯,设置于车库框架内,与所述车库终端连接,用于带动车辆在X、Y、Z方向上移动;
停车板,设有多个,分布设置于车库框架内,且位于电梯的一侧或两侧;
电梯升降机构,设置于地基框架内,分别连接所述电梯和所述车库终端;
检测机构,设置于车库框架内,与所述车库终端连接,用于检测车库框架内实时状态;
所述车库终端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时,根据检测机构传送的车库框架内实时状态,采用UV采样算法控制电梯和电梯升降机构动作,实现车辆的入库或出库。
进一步地,所述车库框架包括顶板和多个车库支撑柱,所述顶板通过车库支撑柱架设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地基框架包括地下支撑板和多个地下支撑柱,所述地下支撑板和多个地下支撑柱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包括电梯主体和丝杆,所述电梯主体通过丝杆与电梯升降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5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车库的升降机的悬停组件和升降机
- 下一篇:汽车塔库垂向运行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