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687.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4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寿金;朱绎桦;陈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2F1/1333;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阵列基板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指纹识别区位于显示区,指纹识别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还设置有指纹识别驱动电路,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包括多组一一对应的指纹识别驱动单元和切换单元;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电极,显示阶段,第一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在指纹识别阶段,向指纹识别传感器传输指纹识别检测信号。如此,第一电极复用为阵列基板上现有的公共电极,引入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还能减少制作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使得指纹识别的安全性较强,同时由于其操作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显示技术领域。在显示技术领域,以手机为例,解锁或者开启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时,可通过指纹识别来完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这样,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
随着全面屏的发展,将指纹识别模组集成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成为一种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将指纹识别传感器中的第一电极复用为阵列基板上现有的公共电极,引入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还能减少制作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设置有显示区和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阵列基板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在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有控制芯片;
所述指纹识别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开关单元、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控制信号线以及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指纹识别信号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位于同一行的至少部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同一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位于同一列的至少部分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同一所述指纹识别信号线电连接,各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还设置有指纹识别驱动电路,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包括多组一一对应的指纹识别驱动单元和切换单元,各所述指纹识别驱动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各所述指纹识别驱动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切换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各所述切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各所述指纹识别驱动电路的各所述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所述控制信号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在显示阶段,所述第一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各所述控制信号线同时接收所述切换单元发送的选通信号,所述控制芯片输出的公共电压信号通过各所述指纹识别信号线同时传输至各所述第一电极中;在指纹识别阶段,所述控制信号线依次接收所述指纹识别驱动单元发送的选通信号,在对一条所述控制信号线所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进行扫描时,所述控制芯片输出的指纹识别检测信号通过所述指纹识别信号线传输至与该条控制信号线对应的一行指纹识别传感器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填充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阵列基板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阵列基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