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解偶联剂TCS缓解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及能够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220.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安;赵迎雪;梁恒;李圭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6 | 分类号: | B01D65/06;C02F3/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解偶联剂 tcs 缓解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方法 能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解偶联剂TCS缓解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及能够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属于水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并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沿污水流动方向在污水流至膜生物反应池内部的膜组件之前向污水中投加TCS。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该方法和装置不需要对原有MBR反应池进行大规模改造,只需增加TCS投加装置即可,操作简便、易行,管理维护方便,便于推广应用,适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解偶联剂TCS缓解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及能够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属于水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1世纪是膜科学技术的时代。目前在污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尤其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受到了普遍重视。膜-生物反应器(简称MBR)是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污废水处理及回用领域。
然而在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膜污染的问题也困扰着社会,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膜污染主要包括沉淀污染、吸附污染、生物污染三种类型,膜污染会对膜造成严重污染并同时导致膜通量的剧烈下降,且一旦料液与膜接触,膜污染即开始,是膜生物反应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因此,探讨确切的污染机理,研究开发出缓解膜污染的新方法,以提高膜的寿命已成为水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膜法水处理所存在的膜孔堵塞、膜通量下降等膜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解偶联剂TCS缓解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及能够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该方法运行费用较低、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减少膜上污染物的生物量来控制膜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解偶联剂TCS缓解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方法,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并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沿污水流动方向在污水流至膜生物反应池内部的膜组件之前向污水中投加TCS。
优选地,投加TCS后使TCS的浓度为1.5mg TCS/g VSS~10mg TCS/g VSS。该浓度下可以在不影响MBR膜生物反应池3内活性污泥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缓解膜污染的发生。
优选地,所述TCS的为TCS粉末或者TCS溶液,所述TCS溶液的溶剂为乙醇。
优选地,所述TCS的投加方式为连续投加或间歇投加。更优选地,所述间歇投加的投加频率为1次/天,使TCS的浓度为1.5mg TCS/g VSS~10mg TCS/g VSS。。
更优选地,所述连续投加过程中保持TCS的浓度为1.5mg TCS/g VSS~10mg TCS/gVSS。
更优选地,所述投加TCS的位置为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管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缓解膜污染的膜生物反应器,该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进水管路1,TCS投加装置2,膜生物反应池3,膜组件4,曝气装置5,鼓风机6,出水泵7,清水池9和排泥管路10;其中:进水管路1与膜生物反应池3的进水口连接;TCS投加装置2与膜生物反应池3连接;TCS投加装置2内部装有TCS,用于投加TCS;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投放有活性污泥,且其内部还安装有膜组件4;膜组件4的出水口与膜生物反应池3的出口连通;膜生物反应池3的出口通过出水泵7与清水池9的进水口连接;膜生物反应池3的池底设有曝气装置5;曝气装置5与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外部的鼓风机6连接;膜生物反应池3的底部还安装有排泥管路10;排泥管路10与膜生物反应池3的内部连通,用于将膜生物反应池3内部的污泥排出至膜生物反应池3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反渗透离线清洗测试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动式陶瓷膜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