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0112.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邹恭华;严雅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王中华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以及依次排列的多条沿所述电极单元排列的列方向延伸的信号传输线;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辅助信号线、与所述辅助信号线电性连接的驱动信号源以及与所述驱动信号源电性连接的多条扇出走线;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多条主信号传输线以及与所述辅助信号线电性连接的多条虚构信号线,所述多条主信号传输线分别通过所述多条扇出走线与所述驱动信号源电性连接;能够减少驱动信号源的通道数量及扇出区的走线密度,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Touch panel)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界面,其在使用上更直接、更人性化。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形成触控显示面板,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触控功能,可通过手指、触控笔等执行输入操作,操作更加直观和简便。
触控显示面板根据感应技术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四种,目前主流的触控技术为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根据结构不同可划分为: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和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存在制作成本较高、光透过率较低、模组较厚等缺点。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将触控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内,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显示和感知触控输入的功能,相比于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成本较低、厚度较薄等优点,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
进一步地,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按照触控电路嵌入液晶显示面板中位置的不同又分为:触控电路在液晶盒上型(On Cell),另一种是触控电路在液晶盒内型(In Cell)。与OnCell触控显示面板相比,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能够实现面板的更轻薄化,为广大手机生产厂商采用,已演化为未来触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中,其触控层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 (Vcom)层是共用的,具体为将原本整面覆盖的公共电极层分割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所述多个电极单元分别通过引线电性连接至一触控显示驱动集成芯片(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TDDI),驱动时,将一帧时间划分为一显示阶段和触控感测阶段,在显示阶段,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芯片通过引线向各个电极单元提供公共电压信号(Vcom)进行画面显示,在触控感测阶段所述触控显示驱动集成芯片通过引线向各个电极单元提供触控感测信号进行触控感测。
一般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使用的触控显示驱动集成芯片仅能支持固定几种的分辨率,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中各个电极单元的的尺寸的一般也只能在 3mm×3mm~5mm×5mm之间变化,因为若单个电极单元面积过大,其触控灵敏度会降低,若单个电极单元面积过小,触控的噪音(noise)干扰相应会增大,从而在现有的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中,在面板的尺寸确定后,其电极单元的行数与列数也基本确定,连接每一个电极单元的引线的分布方式也基本确定,例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中,每一个电极单元 101均对应电性连接两条连接引线102,该两条连接引线102并联后接入驱动信号源103的一个输出通道,以从所述驱动信号源103的获取公共电压信号或触控感测信号,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连接引线102遮光,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上述的每一条连接引线102均对应于位于相邻的两列色阻块 104之间的黑色矩阵条105所在的区域设置,相邻的两条连接引线102的之间均间隔一列像素即间隔三列色阻块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0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