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花蓟马用的饲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8958.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胡昌雄;李宜儒;李正跃;陈国华;吴道慧;张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花蓟马用 饲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花蓟马用的饲喂装置,该饲喂装置为一六面体笼体(1),该笼体(1)的左右两个侧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为侧面纱网(6)和底面纱网(8),其余三面即前后两个侧面和上面设置为透明塑料面;在该笼体(1)的底部设置有笼底抽盘(2),在前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抽屉门框(7);等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饲养容易,繁殖效率高和存活率高的西花蓟马养虫笼,能有效降低昆虫饲养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及劳动量,饲养过程中保证养虫笼内良好的通风作用,提高蓟马的饲养效率,防止蓟马逃逸和死亡,减少蓟马饲料发霉和蓟马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虫笼,尤其涉及一种西花蓟马用的饲喂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西花蓟马[
在西花蓟马的室内实验中需要大量饲养西花蓟马种群,但是西花蓟马具有钻蛀性,且其个体相当微小(体长为1~2mm),饲养过程容易造成蓟马大量逃跑和死亡,难以在室内繁殖大量的蓟马种群。在现有技术中,针对西花蓟马这种具有钻蛀性的小型昆虫的养虫笼还较少,且存在密封不严,门口设计不合理造成蓟马大量的逃跑,西花蓟马的饲养现今主要利用四季豆,花瓣等饲养,但是养虫笼容易使饲料很快发霉,严重影响西花蓟马的生存,且更换饲料过于繁琐,使蓟马逃逸,四季豆的放置时间不能达到不同时间放入替换而损失蓟马的若虫。现有养虫笼对西花蓟马进行养殖,不但增加了昆虫饲养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及劳动量,操作过程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和时间消耗,还降低了蓟马的饲养效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饲养容易,繁殖效率高和存活率高的西花蓟马养虫笼成为本领域科研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饲养容易,繁殖效率高和存活率高的西花蓟马养虫笼,能有效降低昆虫饲养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及劳动量,饲养过程中保证养虫笼内良好的通风作用,提高蓟马的饲养效率,防止蓟马逃逸和死亡,减少蓟马饲料发霉和蓟马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西花蓟马用的饲喂装置,本发明该饲喂装置为一六面体笼体,该笼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为侧面纱网和底面纱网,其余三面即前后两个侧面和上面设置为透明塑料面,利用透明塑料利于观察养虫笼内的饲养环境,且塑料具有轻便不用碎裂的特点,保证养虫笼的耐用性;在该笼体的底部设置有笼底抽盘,在前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抽屉门框;在笼体的内部设置有框架和盛放饲料的饲料抽屉,框架固定在笼体的前后两个侧面上;所述的饲料抽屉从抽屉门框插入到笼体内有利于更换饲料,在抽屉门框上设置有软性磁条;所述的笼底抽盘采用插入式设置在笼体底部的笼底抽盘框内。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饲喂装置为一六面体笼体设置为长方体,其高度大于长度,有利于放置,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笼体除上顶面外的其余各个面之间均通过用粘胶固定粘合密封。采用胶粘密封可以保证不留缝隙,防止西花蓟马逃逸;能在笼内加入温湿度仪,便于更好掌握笼内情况。
进一步为,本发明所述的侧面纱网和底面纱网目数为120目~160目,紧密固定在外框上,西花蓟马体型较小,利用此目数纱网一方面可以防止西花蓟马逃逸并阻止其他昆虫进入养虫笼内;另一方面纱网不能过密,纱网要起到使养虫笼内通风透气的效果,过密不利于笼内透气;在该笼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和底面分别设置为侧面纱网和底面纱网面的边缘设置有带有插槽的外框,侧面纱网和底面纱网插入外框的插槽处紧密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8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蚯蚓采集用收纳框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黑水虻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