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冷链全过程状态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7464.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张银龙;罗小华;张浩;许克亮;周明翔;马建文;刘辉;覃定全;孙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环节 冷链 控制子系统 故障处理 状态检测 铁路 状态监控系统 受力 指令 监控技术领域 分布式设置 制冷剂泄露 制冷剂 检测信息 冷链物流 通信连接 应急预案 靶向性 用户端 检测 触发 转运 装卸 仓储 报警 | ||
本发明属于冷链物流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冷链全过程状态监控系统,包括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故障处理子系统以及状态检测子系统;状态检测子系统、故障处理子系统均与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具有通信连接;状态检测子系统用于特殊气体、制冷剂泄露、温湿度、冲击受力检测;状态检测子系统、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分布式设置在铁路冷链包括仓储、转运、装卸以及派送的各工艺环节;对铁路冷链各工艺环节进行气体、温湿度、制冷剂以及冲击受力检测,根据检测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故障处理子系统的指令,或发往用户端;故障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的指令进行报警、以及触发应急预案的动作;实现对铁路冷链的全过程靶向性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冷链全过程状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技术的发展,铁路冷链物流技术也迅速发展。铁路冷链物流主要针对高价值、高时效性、对保鲜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需要实时掌握承运货物的状态信息;一些特殊物品在装运过程的温差甚至需要控制在1℃以内,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铁路冷链中对货物采用集装器的形式进行装卸和转运作业,除了考虑传统的物流车之外还包括站台装卸、存储、搬运以及火车或高铁运输存储等工艺过程,物流过程复杂、工况多变,交接过程中要求保证冷链不间断制冷,对系统控制精度和信息数据以及控制数据的传输时效性要求更高。
现有冷链技术对运输环节的制冷管理较弱,对冷链的出库和库存环节的管理多是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温度管理,缺乏对于整个冷链系统温度的实时监控管理。譬如中国专利CN201610977562所公开的一种全程监控冷链物流系统,包括冷链设备、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和智慧冷链云管理系统,冷链设备包括存储设备和转运设备,冷链设备中设有数据采集模块、联网模块和定位模块,设备监控管理系统读取冷链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数据和位置数据并传输给智慧冷链云管理系统,智慧冷链云管理系统连接系统管理后台,系统管理后台连接用户端,通过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和智慧冷链云管理系统对冷链仓储、转运环节物品温湿度等信息进行了监控;但其说明书记载了其监控对象主要是仓库、冷柜、冷链周转箱以及物流车,未涉及对火车/高铁运输环节的监控,以及对铁路冷链物流的站台装卸运输等环节的监控,无法实现铁路冷链物流全覆盖监控。且该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仅对系统相关状态进行数据分析,无法实现对各个环节冷链的控制,无法向用户实时反馈货物受力工况、作业视频数据,遇到故障情况无法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难以保证冷链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不能满足铁路冷链物流的高精度和高时效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冷链全过程状态监控系统,其目的在于实现面向铁路冷链物流的包括仓储、转运、装卸、派送环节的全过程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冷链全过程状态监控系统,包括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故障处理子系统以及多个状态检测子系统;状态检测子系统、故障处理子系统均与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具有通信连接;
其中,各状态检测子系统分布式设置在铁路冷链的仓储、转运、装卸以及派送的工艺环节;每个状态检测子系统包括特殊气体检测装置、分区温湿度传感器和制冷剂泄露检测装置;用于对铁路冷链的仓储、转运、装卸以及派送的工艺环节进行环境气体种类及浓度、温湿度、制冷剂泄露情况检测;
工艺环节控制子系统包括并列的冷库仓储区控制子系统、转运过程控制子系统、装卸过程控制子系统和派送过程控制子系统;冷库仓储区控制子系统、转运过程控制子系统、装卸过程控制子系统和派送过程控制子系统分别用于根据设置在仓储、转运、装卸以及派送的工艺环节的状态检测子系统所检测的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故障处理子系统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7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监管应用的安全智能电子锁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环保设备远程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