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5359.3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郎剑锋;陆宁海;刘起丽;田雪亮;翟凤艳;杨蕊;石红利;赵荣艳;霍云凤;石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65/24;A01N43/16;A01N63/32;A01N63/30;A01N63/2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该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0.5‑10份、大风子8‑14份、芜荑8‑15份、马鞭草5‑8份、樟树叶5‑10份、植物精油5‑15份、卵孢白僵菌3‑6份、枯草芽孢杆菌4‑10份、酵母菌4‑8份、营养液50‑150份。本发明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白菜软腐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效果明显,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应用价值大,对环境及人体无任何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植物病害防治的原则是;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起重大作用的是药剂的使用,虽然化学药剂有很强的防治病害的作用,但随着长时间、单一农药的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控制效果减弱,造成用药浓度不断提高、用药次数及用药量不断增加,农药残留毒性较大,土壤污染的潜在风险加大,给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利用生防微生物制备生防菌剂来防治植物病害成为热点之一。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微生物菌剂,多为单一微生物的产品,如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哈茨木霉粉剂等,作用病害单一,而且普遍存在微生物农药的共同缺点,即在田间稳定性较差,极易受田间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发明一种防治病害效果明显、不产生污染以及副作用,且在田间可以稳定定殖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0.5-10份、大风子8-14份、芜荑8-15份、马鞭草5-8份、樟树叶5-10份、植物精油5-15份、卵孢白僵菌3-6份、枯草芽孢杆菌4-10份、酵母菌4-8份、营养液50-150份。
较佳地,所述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6份、大风子10份、芜荑10份、马鞭草6份、樟树叶8份、植物精油12份、卵孢白僵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8份、酵母菌6份、营养液130份。
较佳地,所述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4份、大风子12份、芜荑12份、马鞭草7份、樟树叶6份、植物精油10份、卵孢白僵菌4份、枯草芽孢杆菌10份、酵母菌5份、营养液120份。
较佳地,所述药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壳聚糖1份、大风子9份、芜荑9份、马鞭草8份、樟树叶7份、植物精油8份、卵孢白僵菌5份、枯草芽孢杆菌6份、酵母菌7份、营养液80份。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大风子、芜荑、马鞭草和樟树叶,并粉碎为粉末;
步骤2:把上述粉末中加入总粉末重量的8-10倍的水,浸泡2-4小时,加热至沸腾,保温0.5-2小时,过滤得滤液,分离出滤渣;
步骤3:将步骤2收集的滤渣,再加入总粉末重量的0.5~5倍水,煎煮0.5~2h,过滤,得到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将滤液浓缩为之前体积的30-80%,待滤液降温至50-65℃,再加入占浓缩后的滤液体积40~60%的乙醇,进行醇沉,静置48h后减压回收乙醇;
步骤4:将步骤3醇沉之后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8,得到提取液;
步骤5:将壳聚糖、植物精油加入到上述提取液中,再加入卵孢白僵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然后加入营养液,混合均匀即可。
其中较佳地,所述步骤2中的加水量为总粉末重量的9倍,浸泡时间为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5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