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4180.6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7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锴;吴绪金;汪红;马婧玮;安莉;杨国华;李通;周娟;李萌;马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标记 抗体 探针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领域,涉及检测草莓中苯噻菌酯残留量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农药残留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底板、硝酸纤维素膜、样品垫、结合垫以及吸收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位于底板上方,硝酸纤维素膜左侧的底板上依次设有样品垫和结合垫、右侧的底板上设有吸收垫;所述结合垫上分布有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硝酸纤维素膜上还分布有苯噻菌酯抗原和羊抗鼠抗体。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定量检测苯噻菌酯在草莓中残留量的可视化、快速检测试纸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领域,涉及检测草莓中苯噻菌酯残留量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农药残留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标记抗体探针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五年来,杀菌剂在农药总用量的比重迅速增加,带来的潜在毒性风险不断增大,尤其针对生食水果中杀菌剂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备受关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杀菌剂品种之一,其代表性品种嘧菌酯2014年在我国销售额达到14 亿美元。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benzothiostrobin)是华中师范大学研制的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候选品种,化学名称是(E)-3-甲氧基-2[2-(5-甲氧基苯并噻唑-2-硫代亚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和瓜果类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黑星病、玉米小斑病、水稻稻曲病、柑橘地腐病、油菜菌核病等。苯噻菌酯较进口的嘧菌酯具有更高的配体效率和相当的杀菌活性,但原药成本、亩用药成本均低于进口的嘧菌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必将产生十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苯噻菌酯合成及其控释组合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47642.1, CN101379967B,CN 107696048 A),已在中国、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应用(Pub. no.:CN102302012 B, CN 101379967 A, CN 101268780 B, US 2010/0292285 A1,09741682.0, WO 2007/073637 A1,WO 2009/135407 A1)。据悉,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购买苯噻菌酯的相关专利,近期将有新产品上市。该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中有关于苯噻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剂组合(CN 103548840 A),另外还有与三唑类杀菌剂(CN103503883 A)、氟环唑(CN 103828817 A)、百菌清(CN 104094941 A)、霜脲氰(CN104222122 A)、烯酰吗啉(CN 104222110 A)、环丙唑(CN 104351209 A)等组合的专利;其他单位也有一些包括苯噻菌酯的杀菌剂组合专利(CN 105340881, CN 105510543 A, CN105831132 A, CN 106172435, CN 106172429 A, CN 105961405 A, CN 106172430 A, CN106614627 A, CN 106665597 A, CN 106818778 A, CN 106900726 A, CN 106900727 A,CN 106973917 A, CN 107156140 A, CN 107156141 A, CN 107347896 A, CN 107212009A, CN 107136097 A, CN 107372537 A, CN 107484761 A, CN 107484762 A, CN107484764 A, CN 103027054 A, CN 106172435 A, CN 106172430 A)。截止目前,关于苯噻菌酯免疫检测方法的三个授权专利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苯噻菌酯半抗原、人工抗原、特异性抗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CN 103613563 A),苯噻菌酯抗体特异性结合多肽及其用途(CN104987361 A),苯噻菌酯免疫复合体特异性结合多肽及其用途(CN 105153280 A)。另有毒性试验证明,苯噻菌酯对蜜蜂等有益生物及作物有良好的安全性,对环境较友好,但其大量使用之后的较长期的毒性风险依然是不明确的。有必要开发苯噻菌酯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新方法,以实现从源头对其残留的控制,防范于未然,也为该农药的快检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构建新的检测方法。所以,本专利采用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开发的苯噻菌酯的抗体和抗原,构建基于CdSe/ZnS量子点的免疫荧光试纸条,用于水果中苯噻菌酯的快速可视化检测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传感器
- 下一篇:高选择超灵敏过氧化亚硝酸盐比率荧光探针的用途